据美国科技资讯网站Venturebeat报道,英国政府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欲通过多种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将伦敦打造成为“欧洲医疗健康技术之都”。
日前,伦敦副市长克里斯托夫·基特·马特豪斯(Christopher “Kit” Malthouse)到硅谷访问,并与多家当红创业公司的高管进行了会谈,这些创业公司包括美国商铺点评网站Yelp、云计算和在线软件服务商Salesforce.com、跑腿网站Task Rabbit以及电影特效公司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Magic)等。
马特豪斯的访问行程还包括与美国增速最快的医疗健康技术公司代表们会谈,这些公司包括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技术开发商CardioDx、产前诊断技术公司Ariosa Diagnostics等。Ariosa上周二刚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招股(IPO)申请文件,称计划通过此次IPO最高融资6900万美元。此外,Ariosa还制定了进军欧洲市场的计划。
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创业公司已成为马特豪斯办公室重点优先关注对象。马特豪斯在参观了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生物设计项目之后,称自己将于近期面向全球媒体介绍如何将伦敦打造成为一个“医学之城”(MedCity)的计划。
马特豪斯表示,将于今年4月的某个时间向媒体公布该计划。马特豪斯说:“你将听到大量有关医学之城的消息。坦率地讲,我们对于产业聚合事宜感到非常激动,比如说科学与技术,或金融与技术的融合等。”
马特豪斯称,“医学之城”可视为“技术之城”的“姊妹项目”。在技术之城项目规划中,英国政府希望在伦敦市培育出一大批土生土长的科技公司。但过去数周中,“技术之城”项目却遭到了英国媒体的“炮轰”,一位撰稿人在英国《卫报》报表文章称,技术之城项目将“慢慢死去”,因为它不过是一项被误导的、华而不实的英国政府项目而已。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提出质疑:为何英国产生不了类似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这样的人物?
马特豪斯说:“谷歌已经以10亿美元的价格在伦敦购买了一块地皮,我们有数千名人员在技术之城中工作。”他还认为,英国媒体的批评声音“有点儿尖刻”,“你怎么能将其称为慢慢死去呢?我真是有点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