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抗生素管理不能过分“一刀切”

今年9月,美国公布了一项为期5年的国家战略,要求加紧解决抗菌药(俗称抗生素)耐药问题。可见在全球,抗菌药管理都是个难题。近年来,我国对抗菌药管理也十分重视。20128月,原卫生部出台史上最严限抗令,对抗菌药的使用进行分级管理,对医院也提出了相关要求。

在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下,我国抗菌药滥用情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目前来看,部分基层医院和小诊所监管不够严格,门诊过度输液情况仍然存在。部分家长主动向医生要求给孩子用抗菌药,也让滥用情况加剧。大医院虽多已严格规范抗菌药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管理中过分一刀切,正常使用受影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数量一刀切,部分病人无药可用。目前国家规定,三级医院使用的抗菌药最多不能超过50种,但很多来北医三院等大型三甲医院就诊的患者都在基层医院接受过治疗,可能已经对多种抗菌药耐药,使用常备抗菌药已经不能有效治疗。

比例一刀切,与专科需求不符。有数据显示,国外医院抗菌药的使用比例不超过30%,卫计委对医院也有相应的比例限制,但在实际管理时,也应当结合医院的专科设置调整。以北医三院运动医学和骨科为例,部分手术有植入物且手术时间长,应根据医院自身情况,把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担心感染而滥用,也不能单纯为了限制比例而不用。

品种一刀切,不能满足耐药谱动态变化。抗菌药与耐药性之间,是一场长期又复杂的战争。耐药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甚至同一科室的不同时期,常见病原体及抗菌药物耐药的情况也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在临床上就发现,某些不良反应大或抗菌活性不够强,已经很少应用的抗菌药对一些多重耐药、泛耐药的病原菌反而敏感,如多粘菌素对于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但由于医院只能采购固定数量的抗菌药品种,此类药物往往会被排除在外,患者治疗会受影响。我们认为,需要常规监测,定期统计医院的耐药谱,并据此选择抗菌药物,及时调整抗菌药品种。

使用一刀切,不利于规范临床控制。如果抗菌药的使用只由医生说了算,就很可能不规范。这就需要医务处将抗菌药物的使用,列入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由药师进行处方点评,感染科、病案室、信息中心、药剂科和临床科室应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医嘱被判定不规范时,也应给予当事医生申诉的权利。

当然,医院也不能将难管当成借口,放任抗菌药的滥用。正如北医三院副院长王建全提倡的因势利导,变堵为疏一样,在规范使用的前提下,应不断探索最佳模式,这样才能真正管好抗菌药。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绿盒王老吉亏损1.82亿 同兴诉求解散王老吉药

2014年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

四川省:2015年关于开展基层交易系统历史数

全军统筹:2015年关于调整中选产品配送企业

江西省:2015年关于进行低价药品议价测试练

湖北省:2015年关于部分药品中标信息调整的

河北省:2015年关于对甲硝唑栓等常用低价药

最新!华北制药董事长换人

公立医院院长离职潮:钱的事 还是事业事

国内巨头低利润率贴近零售业 国药改革沉默?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