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质量风险管理:GMP规范落脚点

日常生活中偶尔会听到有人说“平路摔跟头”或者“阴沟里翻船”这些话,就是提醒我们,生活中的细节把握不好也会带来麻烦。GMP规范的实施也是这样。实施GMP,必须充分地关注药品生产和管理的细节,更需要革新我们的理念:药品关乎生命,药品生产无小事,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重视。

实施GMP要求落实对细节的管理、细化对操作的管理、细化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质量风险管理。这是药事监管的需要,也是药品生产本身的需要。而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正是GMP规范的落脚点,是促成药品生产企业与药品监管机构达成一致管理意见的有效工具。

我们的原料药生产线能否生产出合格产品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会存在种种质量风险,影响生产进程或产品质量及其判定。如何按照GMP的要求,管理好药品生产的质量风险?结合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实际,本文将探讨药品生产的质量风险分类及其管理要点。

对各步骤按类别进行质量风险分析

GMP规范第五条明确了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质量风险应按产品品种的分类进行管理。

在实施GMP过程中,药品质量风险应该进一步分解,分解得越细,越便于管理。参照GMP规范第三条,药品生产中需要控制或防止的风险有: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差错。可以说,这四类风险就是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进一步夯实。当然还可以再细分,比如污染可分为微粒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的广泛性,微粒污染的同时往往就意味着微生物的污染,只是将其分开来,所指的侧重点不同。

药品生产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以人为本和绿色生产,所以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危害和环境污染都需要纳入质量风险范畴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药品生产的质量风险至少有以下七大类:

第一类质量风险:污染(包含微粒污染、微生物污染)。这类风险主要是指增加产品中微粒或者不溶性微粒的风险。虽然产品的质量标准最终只有不溶性微粒,但考虑到微生物污染的控制、环境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微粒的风险。比如,大批量药液泵转移的时候,转移前的罐体(容器)就应该考虑密封的同时加上呼吸器,以保证药液在转移过程中,没有环境中的微粒(微生物)无意间进入到药液中去。这类质量风险因素的管理措施主要是密封容器或采取保护措施,以隔绝外界潜在的污染。

第二类质量风险:交叉污染。主要是同一设备(生产线)用于生产不同产品时,可能带来的产品间彼此污染而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这里的生产不是单纯意义的生产,比如共用的容器或者搅拌桨都可能造成交叉污染。这类质量风险因素的管理措施主要有:进行有效的更换品种的清洁验证;对于可拆卸的部件,应分品种独立密封保管,分品种使用;一次性的部件或用品,应坚决一次性使用后废弃。

第三类质量风险:混淆。这类质量风险是将不同标识的原辅料或标签混合在一起。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逐一区分开。

第四类质量风险:差错。

张冠李戴这类质量风险可造成严重的后果,且不容易识别。需要高度警惕和内部控制。

混淆及差错类质量风险因素的主要管理措施有:生产前后做好清场及生产现场的检查;及时更换有关的标识及标签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隔断措施。

第五类质量风险:质量可控。在原料药生产过程中,所有造成副反应或者逆反应增加的因素都属于这一类质量风险,因为它们使得产品质量受控的程度降低。这类质量风险的后果很严重,一般需要进行相关的确认与验证活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

第六类质量风险:人员危害。这类质量风险要求企业强化生产人员的劳动保护。这在GMP及其他法规中都有明文规定。

第七类质量风险:环境污染。这类质量风险将污染环境,带来各种的环境问题,要求企业从源头做好环境保护。

为更好地进行质量风险管理,建议对产品生产的各个步骤,按照质量风险的分类进行矩阵式的分析。如果某一因素可能存在几方面的质量风险,应该按照本管理规程的要求逐一进行质量风险分析及控制。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基药同名同价是目标非手段

  中药造假成行规 业内人士忧危及中医

  药监局:暂不能确定问题胶囊铬超标将进行抽

  一颗胶囊剥开的医药行业乱象 成本或是根本原

  生物产业领域亮点不断 四行业景气度高

  干细胞产业:待挖掘的下一座金矿

  毒胶囊是行业公开秘密 或系医药低价中标

  仿制药审评酝酿变法

  限抗令全产业链传导 抗菌药企整装越“倒春寒

  港澳独资医院地域范围扩大 医药产业微澜无惊

药品流通价新法暂缓 替代性措施已出台

15家制剂企业踏上国际化征途 打入发达国家高

限抗令细化 抗菌药物市场呈三大趋势

医院基药如何做到有备无患

制剂国际化坚冰已破 多方借力待发展

四大趋势或将主导制药工业行业未来

胶囊价格上涨将超两成 上下游仍在整顿

明胶5倍暴利滋生大量非法作坊

复方药引导新药研发多元化

全球植物产品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