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北京适时松绑跨科开药 加速分级诊疗格局成形

“医药分开”新政实施近3个月,日前,市卫计委通报了改革实施具体情况。监测发现,4月以来,北京医疗机构总费用上涨仅0.8%。而门急诊次均药费和出院患者例均药费均现同比下降,如三级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下降了7.09%。同时,二三级医院药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1.9%下降到34.6%。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日前患者表示在大医院要求跨科开药被拒的问题,市卫计委主任雷海潮透露,北京将出台适当放开跨科开药的相关规定,以保障用药安全为首要考虑,在此基础上寻找与为患者合理服务方面的平衡点。业内表示,逐步放开跨科开药不仅将便于患者就医,也将进一步加速分级诊疗格局成形,尤其是开药只能更多地下沉到基层医院、社保药店等。

政策松动

“本次,市卫计委明确表示将出台适当放开跨科开药的相关规定,就是向社会释放了以往控制过严的跨科开药有望进一步‘松绑’的信号,也表明了要对现行制度进行充分改革的决心。”业内专家表示。

实际上,“医药分开”新政实施两个月时,就有部分患者反映他们在大医院要求跨科开药被拒。比如原来一个患者开高血压、糖尿病两种药,在一个医生那里就可以开出来,改革后必须要跑心内科和内分泌科两个科室才行。对此,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刘颖给出明确解释称,按照本市相关规定,医生不可以跨大科开药,只允许跨小科开药,“医生都有执业范围,临床、口腔、公卫和中医这四大领域,不能互相跨科。临床下面有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18个大科室,也不能跨科。但比如糖尿病患者想开点高血压的药,从原则上来说是不破坏规矩的”。刘颖介绍,为此,北京出台了一个关于跨科开药的补充规定,跨科开药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其中首先是先把自己科的病人看好;其次是医院系统里要能够查到其他专科医生的开药记录,以证明这些药品确实是专科医生确定好且没有问题的;最后医生要能够判断患者病情平稳。如果满足这三个前提条件,医生是可以按照专科医生开药剂量、剂型给患者开一模一样的药。

北京商报记者查找发现,今年4月下旬,市卫计委曾出台《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专科医师开具非本专业疾病诊疗处方时应具备以下条件:医师诊疗活动应以本专业疾病为主,根据病情需要代开其他专科药物为辅,并做好病历记录;代开其他专科的处方应属于目前该疾病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即为连续治疗,病情无进展,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等。

风险难避

“跨科室开药确实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直言。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除了跨科开药放开过程中可能牵扯各方责任问题外,医疗机构科室分布越来越精细等“好心之举”,可能也为跨科开药“松绑”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有专家直言,放开跨科开药对于各地来说都是一项十分“微妙”的改革,因为这项工作涉及多个主管部门,监管起来容易出现扯皮、留白的问题,而且出了问题,医疗机构、主管部门都很难划定责任,所以推行进程一直相对缓慢。有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何把握“跨科”的这个跨度,是长期令主管部门颇为头疼的问题,所以部分地方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宁愿谨慎一些,最终导致患者开一次药甚至是相关联、常用药都要跑多个科室才行。该业内人士表示,以医院的耳鼻喉中心举例来说,部分大医院还会细化到耳朵、鼻子、喉部、头颅、颈部等,这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专科”。专家表示,之所以“专科”越分越细,是为了实现更专业、更精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是对患者的负责。但也正因如此,患者到医院看病的时候需要跑多个科室,甚至有人在取药的时候,需要让好多“专科医生”分别开具处方。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病、常年病患者来说,由于需要购买的药品属于处方药,就必须找医生开具才能购买,反复挂号所承担的费用会是不小的经济负担。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青海省:2017年关于公布2015年度青海省公立

  重庆市:2017年重庆市抗结核药品带量采购项

  全军统筹:2017年关于公示中选产品生产企业

  上海市:2017年关于对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

  黑龙江省:2017年关于调整2015年黑龙江省公

  支持分级诊疗等医改重点深入推进

  终止扩建项目 连年涨价的片仔癀接下来要怎么

  青海省:2017年关于2015年度青海省公立医院

  广西自治区:2017年关于更正药品变更企业名

  云南省:2017年关于企业申请降价的公示 (2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