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肾衰竭每年要花掉医保将近300亿美元(约合两千亿元人民币),而这种疾病正变得越来越普遍,长此以往,医保体系将不堪重负。不过,8月22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医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项研究显示,关注慢性肾病患者的可调节因素,如增加早期患者问诊肾脏科医生的通道等,不仅可以促进整体护理、预防并发症,还可降低医疗支出。
1%的患者花掉了医保预算的70%
在医保覆盖的人群中,晚期肾病的成年患者需要抢救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3-5倍,并且这些抢救都花费不菲。然而,研究发现,这些昂贵的抢救其实有许多是可以避免的。
“这类患者数量在医保人群中占比不足1%,然而却花掉了医保预算的70%以上,”该研究的负责人之一瑞秋·帕兹尔(Rachel Patzer)说,“我们正在探索哪些方面是可避免的,对此我们能采取什么措施?”
护理可及性急需改善
该研究首次调查了成年晚期肾病患者对急救室的使用,并以此分析了他们受到的治疗和护理类型。研究确定了最可能接受昂贵急救护理的患者类型,以及他们去医院治疗的频率。
此外,研究还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8岁及以上肾脏疾病患者的医保理赔数据,其中大多数疾病是由糖尿病的高血压等症状引起的,并且可以通过透析或手术治愈。由于医保覆盖了晚期肾病患者中的非老年人与65岁以上的老人,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全国情况的一个参考。
此项研究一个明确的结论是:更好的护理可及性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发现,一方面,对于那些可能会发展成晚期肾病但又不需要透析的患者,预防医学意义重大。因为在预防医学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经常接触肾脏疾病专家或接受药物干预,如补充激素从而控制肾功能衰竭,从而大大降低他们去急诊的可能性。帕兹尔称,这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十分重要,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共卫生支出。
另一方面,对于需要透析的患者,治疗过程中置入血管的导管等更容易造成感染,导致患者需要急救。虽然在置入患者身体时瘘管要比导管花费更多时间,但如果用设备更精良的瘘管来代替导管,完全可以避免一些急救情况的发生。虽然研究报告中并未说明哪种手段更划算,以及具体能节省多少开支,但帕兹尔称,这将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协调治疗至关重要
霍华德·福尔曼(Howard Forman)是耶鲁大学医学院(Yale School of Medicine)一名放射诊断学教授。虽然并未参与帕兹尔的研究,但他指出,肾衰竭病人的治疗成本昂贵早已成为共识,而帕兹尔的研究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思路。
福尔曼认为,从医疗护理的角度来看,协调治疗至关重要,这样才能有专人确保患者病情不会恶化。晚期肾病的治疗十分复杂,患者需要拜访一大堆专家,而他们给的建议质量参差不齐,并且也没有专人跟踪记录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
“有些患者一年至少要和医疗卫生系统打交道150-200次,”他说,“虽然透析设备供应商、内分泌专家、家庭健康看护师、血管外科医生和放射科医生给了他们点对点的护理,我们需要有人把这些护理整合、协调起来,这样才能把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
肾病治疗情况暴露医疗系统的不公平现象
然而,还有其他问题亟待解决。帕兹尔称,许多人只有进了急诊室,才知道自己患上了晚期肾病,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疾病早期问诊专家的必要性。
研究分析发现,年轻的女性肾衰竭患者更有可能被送入急诊室,另一个更易进急诊的人群是“双险人群”,即那些享有老年人医保的同时,还享有低收入人群医疗补助的患者。帕兹尔分析称,这一点折射出了医疗卫生系统里深层的不公平现象,同时也反映出患者的经济情况与他们的医疗待遇之间隐藏的关联。
帕兹尔认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需要更好地理清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有些患者一生都无法获得早期的预防医学护理,他们的治疗并不是从确诊为晚期肾病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