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质子重离子技术:“治癌利刃”遭遇政策危机
本文章共1998字,分2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从开业以来,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病人一直络绎不绝。这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的医疗机构,设备引自德国西门子。

质子重离子技术被誉为“治癌利刃”,以杀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而成为被当今国际公认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疗技术。

如今,国内首台质子治疗设备和重离子设备都在紧锣密鼓的研制当中,但其维护费用和使用许可问题仍待解决。

15亿与6亿的对决

1995年起,在国家“重离子治癌技术的研究”攀登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等离子致癌的前期研究”等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所开始做重离子治癌的研究工作。

而当时,美国的LBL已经利用其高能同步重离子加速器BEVALAC开始重离子治疗临床试验接近20年,收治各种难治癌症患者接近3000人。换句话说,我国起步晚了近20年。

200611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对4例浅层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首次临床治疗试验,使中国成为国际上第4个进行重离子临床试验的国家。

“对肺癌、肝癌乃至医学界最头疼的黑色素瘤,重离子治疗的局部控制率在80%以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肖国青说。

目前,兰州近代物理所正在打造两台重离子治疗示范装置,其中一台下个月就能进行调试。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曾进行全球招标建设,当时,西门子报价15亿元,兰州近代物理所也参与了竞标,报价6亿元。

不过,结果还是让梁伟等人颇为失落。上海市政府最终选择了西门子。“西门子的维护费用每年也要在1亿~2亿元左右,而我们的运行费用则要便宜几千万元。”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成果转化与产业处项目主管梁伟说。

对于中国人来说,胸腹部的癌症最为常发,治疗需要90度的终端配置。但当时,西门子的仪器却没有配备。

“兰州的重离子治疗设备的性能比引进西门子的好得多。”一位知情专家告诉记者。

高昂的维修价格

与重离子治疗相比,质子治疗已治病人数量多,治疗装置数量增长快,设备价格相对较低。“质子治疗可以使重要器官和组织免受损伤,适用于儿童肿瘤患者。国外已经有相应的计划部署。”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所长赵振堂说。

1990年美国LomaLinda建成世界第一台专用质子治疗中心以来,国际上掀起了一股“质子治疗热”的潮流。

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包括中科院高能所在内的一些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开始开展相应的研究设计,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持续下来。

2005年,山东淄博万杰医院首家引进质子治疗系统,耗资10多亿元人民币,而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600~1000万元。

如今,这一设备已经停止运行两年。“由于维护费用贵,医院停止了和公司的维修合同,后来机器出现故障。”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这些的根源还是在于其核心技术均由发达国家掌握,所以出现厂商维修价格难以承受的现象。

为实现质子治疗装置的国产化、降低治疗成本,上海市于2012年部署和启动国产质子治疗装置的研发,上海应物所承担首台质子治疗示范装置的研制,整台设备计划于2018年投入医学应用。

“我们希望中国自己掌握这个方面的技术,也希望在对国民健康或者高端医疗设备有重大意义的技术能够有自己的突破。”赵振堂说。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上海市政府就有投资国产质子治疗装置的打算。“研究所本身就有很多国家方面的基础任务要做,而质子治疗也需要有精锐的部队,组织队伍,也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中科院院士方守贤说。

关于许可证的担忧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的癌症患者约为312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罹患癌症。

“大概有70%的病人适合采用质子重离子治疗,而一台重离子治疗仪器每年却只能治疗1500人左右。”梁伟说。

不过,到现在为止,国内并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计划。高昂的治疗成本无疑是一头拦路虎,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一个疗程的治疗费用报价为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三精制药”退出资本市场内幕

  腾讯牵手贵州百灵 慢病医疗2.0时代开启

  晚期前列腺癌遗传背景获阐明 或改变制药业游

  大脑控制仿生义肢问世

  建立协调机制 全力推动海南医药产业健康快速

  医院变革带来的药品采购转型

  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定为假药?

  两药企IPO申请遭证监会发审委拒绝

  仿制药扩容,中国原料药机遇更大?

  跨国公司赠医疗设备被爆存黑幕:两三年可回

湖南:去年中药材价格涨了近一成

卖壳九芝堂减持千金药业 涌金投资转身PE

默克收购Sigma-Aldrich在欧盟“受阻”

广东县级公立中医院均已纳入医改范畴

“吉利德效应”作祟 PCSK9市场安进,赛诺和

灰色会诊利润空间大 多点执医面临监管难推进

食药监管总局:问题银杏叶药品已开始召回

国产医疗器械遴选完成 美敦力等巨头积极布局

过度医疗是医改衍生物

555家药企接受检查:11家被要求限期整改 1家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