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元,二级医院增加4元。卢女士算了一下,药品让利15.78元,诊查费增加6元,自己从政策中受惠9.78元。
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多家试点医院,采访分布在五官科、皮肤科、内科、骨科等门诊的近20位患者,通过收集查看患者收费单发现,患者药品让利金额多集中在20元以内,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从患者类别来看,其中慢性病较为集中的内科,药品让利相对较高。钟先生的父亲有肝硬化,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有两年多了,最近一次的收费单显示:西药165.17元,让利21.56元。减去增加的6元门诊诊查费,钟先生“赚”了15.56元。
“从试点情况看,确实内科让利普遍较高一些,有的患者可达到80元,儿科等门诊患者则相对较少。”第三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内科慢性病患者多,需要持续吃药,药费较高,因此受惠幅度相对更大。”
用药少住院久医疗费或增加
取消药品加成并不一定能让所有患者就诊时都减负,甚至相比政策前还可能增加医疗费。38岁的刘女士因妇科手术的后续治疗到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收费单上显示:西药39.63元,让利5.17元。由于诊查费提升6元,刘女士医疗费相比反而增加0.83元。
“一些检查多、用药少的患者,在政策前后可能差别不大,甚至少数患者会增加一点费用。”不过,第三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也提醒,根据试点政策,提升的门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住院护理费这三项医疗服务费,个人先自付20%,其余可按照东莞医保有关规定报销,“也就是,医保基金会对患者增加的医疗服务费进行补助,对于参保患者更有利。”
根据相关政策,东莞医保报销实行社区首诊制,即符合条件的患者经过社区转诊到医院后,产生的门诊费用才会纳入社保报销。47岁的李女士近日因头晕,从社区转诊到莞城人民医院(二级医院)就诊,医疗收费显示:西药219元,让利25.32元,诊查费13元(含1元挂号费),总医疗费206.98元,社保报销93.56元。南都记者了解到,社区转诊到二级医院,社保可报销50%,也就意味着,相比政策前,李女士诊查费增加4元,自付0.8元后,剩余部分自费为1.6元,算上让利部分,李女士实际受惠23.72元。
不过,南都记者统计发现,采访的近20位患者中,近八成患者为自主就医,并未转诊,没有享受到医疗服务费的报销。
参保患者的住院诊查费、护理费多会纳入医保报销,但是,部分患者也可能增加费用。根据试点政策,住院诊查费、住院护理费增加幅度相对大,以二级医院为例,住院诊查费每床日增加25元,住院护理费每床日增加17元。新涌医院是专科医院,收治多为精神病人,“很多需要长期住院管理,但实际上每天用药不多,综合下来,患者的住院诊查费、护理费的增加部分会高于药品让利,患者的费用就可能增加。”东莞新涌医院院长袁丁说,根据统计,截至9月底,该院住院每床日费用比同期增加了38.93元,每床日药品让利为3.03元。
整体医疗费减轻短期降幅不明显
“现在去医院随便看个感冒都可能花100多元,就算少几元或十几元,提高诊金后,费用差别很难察觉。”对于政策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卢女士以及多位患者均表示,无明显感觉。不过,东莞市卫计局体制改革科副科长赖苑波表示,从试点一年的成效来看,患者整体医疗费用确有减轻,“只是短期内下降幅度并不会太明显”。
根据东莞市卫计局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5家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药费让利共4328万元,而提高的医疗服务收费与之基本相抵。“不过,患者是否减负不能简单对比这两个数据。”赖苑波解释,首先试点医院之间会有差异,两费相减,第三人民医院、莞城医院仍存在政策性亏损,分别为375万以及275万,财政会预留392万补助医院缺口,这也是医院实实在在为患者减轻的负担,“但是,5家医院中,新涌医院因精神病患者住院多用药少的特点,反而还会存在政策性增收,所以少数患者会存在增加医疗费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