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重庆集中精力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日前,一批总投资180多亿元,达产后产值超过350亿元,涵盖成品药、中间体与原料药生产、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药品与器械研发等领域的项目群落户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
3月1日,巴南麻柳沿江开发区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17个重大医药项目集中开工。
这批总投资180多亿元,达产后产值超过350亿元的项目群,涵盖成品药、中间体与原料药生产、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药品与器械研发等领域,将形成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这意味着重庆医药产业发展的新一局大棋正式落子巴南。
谋划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逼”出来的医药基地“麻柳园区选择发展医药产业,是巴南区委、区政府结合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发展定位,和重庆打造千亿级医药支柱产业目标,结合园区实际作出的战略选择。”巴南区区长陈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3年前,麻柳沿江开发区内部分区域,还是一片农田和丘陵。当时,农业是开发区的基础产业,其中又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工业非常滞后,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属于劳动密集、低技术含量的加工服务型;第三产业普遍规模不大。
这一片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哪里?2012年,巴南着手制定《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原料药、精细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3年1月,《重庆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印发,巴南医药产业首次上升为市级战略;同年,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出台,巴南全境被纳入都市功能拓展区。
“从全球来看,医药产业增长速度30年来,始终快于其他工业领域,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万亿美元,是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制高点。从国内来看,未来十年是医药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全球第一大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趋势、全民医保和新医改政策的推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健康需求,这些都将产生巨大的促进和拉动作用。从重庆来看,市委、市政府鼓励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麻柳沿江开发区已是全市三大医药产业集聚区之一,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全可以乘势而上,抢占先机。”陈刚说。
为此,巴南在具备地理位置优势的麻柳沿江开发区,规划约20平方公里,作为布局医药产业的核心地带,聚焦医药制剂、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规划到2020年,医药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产能600亿元。将建成为全国极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医药产业园,和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
现状
一批龙头企业落户
医药基地轮廓初显“2015年3月20日,智睿生物董事长蒋仁生首次来访;6月至7月期间,区领导与企业反复沟通,达成初步意向;8月13日,区委书记李建春带队赴智睿生物沟通优惠政策和项目建设细节;9月20日,蒋仁生第二次到巴南考察选定项目地块;10月20日,常务副区长宋葵带队赴智睿生物就协议条款达成共识;11月9日,项目正式签约。”
这是麻柳沿江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彭勇招商日志上,关于智睿生物招商过程的一笔“流水账”。为加快园区产业聚集,巴南人用狼式招商的稳准狠“咬”住企业不放,用情用心,用保姆式的服务,春风化雨般感动投资者,打消企业顾虑,俘获企业“芳心”。
目前,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美国Athenex制药基地、重庆伍舒芳特色医药制剂产业基地、重庆医药麻柳产业园、重庆植恩高端药物技术转化平台、北大医药产业园等20个重点项目先后落户园区,投资额达180亿元、产能规模350亿元,初步构建了“孵化 基金 生产制造”的相对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
彭勇介绍,在这批落户项目中,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达产产值180亿元,主要生产肿瘤疫苗、长效胰岛素等高端生物制剂,填补了我市无高端生物制药产品的空白;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