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粤版药品交易所政策利空的影响,半年报业绩整体好于行业同期的广东医药板块节前已有相当一段时间跑输大盘,而半年报低于市场预期的上海医药则由于沪上药品招标政策相对宽松,外加自贸区概念刺激而一度创出近五个月来的收盘新高。
很显然,药品招标政策的走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医药类上市公司近期的股价走势。但新的招标政策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有分析则认为,依旧有待公司整体实力和产品竞争力而定,强者恒强,弱者更弱,业绩分化将是大势所趋。
粤药交中心有望下月交易
继交易规则出炉后,广东药品交易所用于启动药品电子交易的第三方在线平台“广东药品交易中心”已于9月18日正式上线,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医药采购平台和广东药品交易中心同日已发出培训通知,拟在9月25日-30日对医疗机构、药企等交易方进行集中答疑和培训。
这一由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和广东医药价格协会联合承办的广东药品交易办法培训班,计划展开“五个办法解读”,并对“入市价制定”做进一步的说明,此外,来自省卫生厅、省物价局、省药监局等相关部门还将就各方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
记者在“广东药品交易中心”看到,其页面设置与重庆药品交易所较为相近,也开设有会员注册及服务相关板块,同时还启动了4000169191客服在线。
对此,有广东省内的上市药企相关负责人就向南都记者表示,预计“广东药品交易中心”首单交易有望在10月份正式启动。
广东医药股近期走弱
那么,药交所启动在线交易,究竟对广东医药类上市公司而言,意味着什么?
从近期各大券商的研报而言,符合预期但短期或压制医药板块表现几乎为研究员和分析师一致的观点。也正因为此,广东医药板块上市个股近期纷纷走弱,以白云山为例,该股即从40多元的高位回落至了节前收盘时的31.90元,跌幅已超20%。除此以外,华润三九和康美药业等广东医药板块的指标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走软。
而在药品招标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的上海,由于优质产品采取了扶持鼓励政策,不承诺最低价中标,其当地医药板块的指标股上海医药则在业绩不及预期的情况下,近期持续走强。该股2013年中报营收仅增15%,净利润同比增长更是收窄至3.65%。
在一些分析师看来,粤版药交所试行方案将价格因素强化到90%,且竞价周期被大幅缩短至一个月,这无疑将令部分已经进入医院的强势品种出现被降价和被替代的风险。
上述观点的存在,令部分基金对广东医药个股能否持续上半年的业绩心存疑虑。
据了解,2013上半年医药板块实现两位数的相对强劲增长,其间总计实现营业收入2723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16%。而广东15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高于16%的达9家,整体而言,明显好于医药板块整体表现。
具体到个股,营收方面,广东15家药企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白云山以60.58%的增速夺冠,海普瑞则以1.29%垫底。此外国药一致15%、华润三九14.99%、星湖科技9.96%、健康元4.96%的营收增速也不同程度地低于板块平均水平。
净利润指标这块,上半年亏损的仅星湖科技一家,增速下滑的则有阳普医疗和海普瑞两家,降幅均在20%多。嘉应制药382.21%的净利润增速大幅好于预期,此外,健康元、信立泰、白云山等7家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速均超30%。
药价整体下降基本确认
抛开被替代因素,仅从降价的程度而言,利空将是确认的。从重庆药交所两万多种药品平均降价近三成来看,广东药品交易中心启动后,药价整体下降有制度设计之内在需求。
不过,也有此前未建立医院推广队伍的广州医药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随着交易所在线交易结算机制的启动,药企在医院终端的推广费用或将因此得以下降,另外,回款的按时到位,也将减轻药企的财务费用支出。因此,最终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