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重庆模式则建立高、中、低三种支付价,但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在医保支付价的确定方面,三明模式相对激进,重庆模式则相对温和。重庆模式的超额部分由医院承担超出部分可能会从更大程度上遏制开高价药的情况。
史立臣表示,重庆医保结算价格的数据采集主要依靠的是重庆药品交易所平台内采购价格数据和采购量,依托这些数据制定医保结算价格也更贴近购销价格,和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实际采购价格相近。药品价格改革方案是应该和招标制度、医保支付价格方案一起配套进行的,还要有医院改革来配合,目前只看到了方案,对其他部门提出了方向,没有太多的细则的东西,缺少配套的方案。
他同时表示,福建三明试点的基准价方案,可以看作一种医保支付价,其价格标准是以国产仿制药最低价为标准,给医药企业的压力很大,这样会导致医药企业没有多少利润,不去生产这种低价药,将会导致市场没药可用的局面。
血液制品药企将受益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药品价格改革的深入,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其中,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形成。专利药品、独家生产的中成药等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药品,建立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
对于血液制品、疫苗等预防免疫药品等,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市场交易价格。而对于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仍暂时实行原来的政策不变。主要考虑是此类药品目前实行严格的生产流通管制,临床也不存在滥用情况,价格和市场稳定。对于低价药品,仍继续实行日均使用费用上限标准控制,主要考虑该价格政策与招标、使用、报销等政策形成了一套促进低价药品生产供应的相对独立、完整的政策体系。
券商医药行业投行人士表示,在经济增长降速以及医保控费与反商业贿赂等因素的影响下,行业整体增速下移,但从长期来看,无论是药价改革还是医保控费都将促使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医药产业结构升级,注重科技研发创新的药企将脱颖而出。一些大量仿制、没有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上述投行人士指出,医保支付价对应不同支付水平,大多数仿制药将面临极低的支付价,大量低水平的仿制药将遭受较大冲击。其次是仿制不多的原研、首仿药,受影响相对较小;第三类主要是专利药、创新药、独家中成药,这两类药在实施医保支付价后,将与政府谈判获得理想的价格。与此同时,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则为产业并购整合提供良机。
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医院采购的所有药品中,只有血制品与疫苗无需经过地方招标而直接进入医院销售。如果国家发改委放弃定价权,那么这两类产品可以由企业自主定价,无地方招标价格限制之忧,是此次药品价格改革的赢家。对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按照现行政策不变,由于该行业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市场格局基本稳定,提价的几率很小,保持稳定增长。
对于血液制品行业而言,血制品行业未来三年依然供不应求。卫生部保守测算血浆年需求可达8000吨,而目前的供给仅在5000吨左右,缺口很大,国内的供应能力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目前尚依靠进口解决供需矛盾。但行业高增长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高收益,产品未能依靠供求关系进行市场化定价,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十分被动。
记者了解到,在2014年11月25日,浙江将人血白蛋白等7种血液制品移入供应紧张药品管理系统采购。血液制品价格放开后,因为供应紧张,存在涨价空间;而国家采购的一类疫苗,今年以来由于原料血清大幅涨价,药企利润大幅降低,价格放开后,相关A股等也将受益。
券商医药行业投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血制品基本都被纳入基药目录,发改委曾两次上调部分血液制品的最高零售价。以10g/瓶人血白蛋白为例,提价前最高零售价为360元,提价后达到378元,提价幅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