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截至7月1日,已有65家医药企业进行了中报业绩预告,其中54家利润预增,占比达83%,行业排名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二名。
在本次年中报的预披露业绩中,海翔药业以同比增长4325%居首,沃华医药预增650%~700%,紧随其后,与此同时,沃华医药也是首个进行中报披露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公告时间为7月6日。
具体来看,在此次预告增长的54家企业中,包括海翔药业、沃华医药、中关村、上海莱士、凯利泰、海普瑞、亿帆鑫富、紫鑫药业以及新邦制药在内的九家企业实现利润翻番。
记者发现,在此次预披露的年中报业绩中,生物医药类(包括生物检测)、医疗器械类、医疗服务类几乎全部预增,仍为业绩热门子版块。
实际上,自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以来,卫计委、国务院曾多次下发文件,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国产医疗器械发展以及精准医疗进一步推进。
如今年3月30日,国务院就曾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10年)通知》。该通知中明确提出按照属地层级实行医疗卫生资源梯度配置,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为基层医疗系统引入社会资本提供了政策空间。
而与此同时,在2015年年初基因检测的“闸门打开”也让检测类企业重新回归盈利预期。包括达安基因、美康生物在内的相关基因检测企业业绩均预增25%以上。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药以及化药企业,其中永安药业新和成业绩预减超50%。业界人士认为,在2015年药品招标改革、药价下行的大背景下,化药企业仍难以走出低增长困局。
“后期我们主要会关注一些业绩类的公司而不是像前一阶段一样关注讲故事类的,像一些检测试剂类的公司业绩都比较稳定,正常来说提前公布中报的一般业绩都不会太差。”医药投资大佬德传资本董事长姜广策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述了自己的看法,“除此之外就是关注并购重组题材的,比如国药系重组整合的进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