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如何估值研发阶段的单克隆抗体制药企业?

根据Genetic Engineering &Biotechnology News的统计,2013年全球前10大畅销药物中,共有6个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该6个产品的年度销售额合计达506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前10大畅销药物销售额的65%

凭借产品的重磅性,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在国内投资界也是备受关注,各类投资、并购事件不断,但国内绝大部分企业都还处于临床、临床前的研究开发阶段,如何对这些企业进行估值,成为困扰投资者的首要难题。本文收罗了近年来国内单克隆抗体药物领域的主要投资、并购事件,涵盖单抗企业融资、并购、产品授权等各个领域,供各位读者参考。

生物药齐头并进:沃森生物收购嘉和生物

作为国内生物制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沃森生物,面对单克隆抗体领域良好的发展前景,自然不会袖手旁观。20131015日,沃森生物公告收购石河子安胜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嘉和生物51%股权以及惠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嘉和生物12.576%股权,收购时嘉和生物整体估值5.755亿元。

嘉和生物于2007 年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2152.9097 万元人民币,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主要致力于治疗性单克隆抗体以及Fc-融合蛋白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

嘉和生物目前已有3 个产品在中国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曲妥珠单抗(原研药:贺赛汀/Herceptin2013年销售额68亿美元)已于2012 8 月获得澳大利亚1 期临床初步总结报告,于2013 7 月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品临床试验批件;英夫利昔单抗(原研药:类克/Remicade2013年销售额89亿美元)与阿达木单抗(原研药:修美乐/Humira2013年销售额107亿美元)分别于2012 年、2013 年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报临床研究并获得受理;此外,公司还有多个生物仿制药和多个抗肿瘤、抗糖尿病等的生物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跨界融合:海南海药收购中国抗体制药

2012116日,海南海药公告收购中国抗体制药有限公司(SinoMab Bioscience Limited),开始涉足生物药。海南海药本次共花费990万美元收购中国抗体制药40%的股权,亦即中国抗体制药整体估值1.52亿元人民币。

中国抗体制药于2001年成立于香港,并于20029月获得晨兴创投300万美元风险投资,其后在大陆分别成立子公司深圳龙瑞药业有限公司、深圳赛乐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抗体制药利用自有权属的 “抗体框架重塑”(framework re-engineering)技术平台,致力开发国家一类新药——人源化及/或嵌合化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系列产品。

中国抗体制药开发中的单克隆抗体数量已超过15个,适应症涵盖淋巴癌、肝癌、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全身性红斑狼疮等。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产品有2个,分别为重组人CD20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原研药:美罗华/Mabthera2013年销售额89亿美元)、重组人CD22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原研药:依帕珠单抗/Epratuzumab)。

独立发展:众合医药引入外部资金

上海众合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创新抗体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的高科技医药企业,位于上海张江药谷。公司成立后创建了涵盖抗体药物开发全流程的五大技术平台,其中“抗体人源化和亲和力成熟技术平台”于2010年获得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助。

众合医药目前在研产品有6个,其中重组人源抗 TNF-α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原研药:修美乐/Humira2013年销售额107亿美元)已提交药物临床研究申请并已受理,预计20146 月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剩余5个产品均处于临床前研究或更早期阶段,分别是:1)人源化抗 BLyS 单克隆抗体注射剂(原研药:贝利单抗/ Benlysta2012年销售额1.09亿美元);2)全人抗EGFR 抗体(原研药:帕尼单抗/ Vectibix2012年销售额5.47亿美元);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或使多家医药企业受益

  移动医疗时代来临 物联网医学应时而起

  问题胶囊卷土重来 多家药企紧急撇清

  社保基金青睐医药类上市公司

  全球医药企业2014年的并购趋势

  年终盘点季

  二次议价:市场与招标的博弈

  新GMP推进药企重组雷声大 年初至今16家停牌

  医疗服务概念被热炒 机构兴趣转向药品股

  医院投资升温 PE机构弃大追小

家底不清导致难题 中医药欲成国家战略尚待破

移动医疗空间巨大 投还是不投?

财政保障不到位 低价药品被消失

药用辅料市场:质量源于生产

药房托管政策前景不明 三大巨头态度不一

民资入公立医院能否啃下医改“硬骨头”

新版GSP实施带给零售药企信息化大考

GP市场调查显示:医疗健康行业最受关注

药房托管未触及核心 第三方物流可降药价

处方药批发销售中任意买卖现象普遍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