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通过了首款疗效可持续3个月的长效抗精神病针剂。临床试验表明该针剂预防复发的疗效优于安慰剂,基于此FDA做出这一通的决定。被随机换为安慰剂治疗的患者对其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出现戒断反应。
这项随机、多中心试验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间在8个国家进行。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
研究纳入506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中305名患者服用口服型帕利哌酮棕榈酸酯7个月;而后接受1个月剂型的长效针剂持续治疗数月;最后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3个月剂型的帕利哌酮棕榈酸酯长效针剂治疗,另一组则接受安慰剂治疗。
对于在试验开始前患者接受过多久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该研究并未详细透露。但根据作者的描述,突然从抗精神病药物换成安慰剂的患者(基于该项研究为双盲研究,患者对这种转换不知情)更可能出现“症状”、“复发”或需要住院治疗。
尽管在文章摘要和媒体发布中未涉及,但作者在研究中曾表示,对某些患者进行这种没有任何渐进性且无特别支持的突然撤药是有意为之。作者写道:“这种随机性停药的设定模拟了连续治疗中突然停药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常出现。”
某些研究曾提出,抗精神病药物的突然撤药本身便会加剧症状并诱使复发。
杨森制药向媒体透露称:“有了这种新的治疗方式,医疗人员便可为患者提供更大的自主性,使其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治疗计划的其他方面,而非按时服药上。”
研究人员指出,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头痛、体重增加、鼻腔及上呼吸道炎症以及静坐不能等症状的可能性要高2到6倍,尽管患者可能不需要因此而入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