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开始,医疗改革方案中首次提及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医疗体系,此后各类资金便蜂拥而至。虽颇见硕果,但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而言依然显得微不足道。
2012年2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工作中,特别强调将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制度,并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民营资本控股企业或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成长动力足
人口老龄化日渐加深,城镇化进程加快,医改方案的新政策支持,这些都是促进资本进入医疗体系的有利条件。
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已达1.23亿,并且还成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老龄化比例将达到20%。从发病率来看,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尤其是65岁以上老人两周发病率高达465.9%。据统计,老年人的平均医药卫生费用支出是其他人口平均数的6-7倍,其药品消费占全社会药品总消费的50%以上。由于老年人口是医疗市场消费的主要人群,并且公立医院在成为社会稀缺资源时,不足以应对巨大的医疗市场需求,民营医院的建立也是现实所需。
同时,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前进,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36.22%提高到了2011年的51.27%,城镇人口在我国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相关专业团队分析认为,城镇化进程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就医环境的改善和就医意愿的提升,这对医疗消费需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城市化结构的推进是医疗服务需求也将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的持续增加。
由于医疗卫生领域准入的限制,我国民间资本一直无法进入医疗服务投资领域,使得巨额资本被束之高阁,而医疗资源却相当匮乏。2010年5月和12月发改委分别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疗养院、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支持民营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定点服务。一系列的信号都预示着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的天花板正逐步打开,医疗市场在得到激活和放大的同时,民间资本也将面临空前机遇。
投资机构等待多时
投中集团2月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我国医疗服务领域共有24家企业获得VC/PE投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4.81亿元,平均单家企业融资0.99亿元。
事实上,近几年,一些投行们都很关注医疗领域,但由于政策的大门始终半掩着,投资却大都停留在产业方面。据介绍,随着最近政策的落实,投资机构似乎看到了管理部门的态度,未来投资趋势将会着重于医疗机构领域。
“去年我们刚刚庆祝了十年的庆典,我们管理着45亿美元基金。从2006年开始加大对医药健康产业的投资,医药板块有5、6个部门在做。”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徐航介绍,他们的投资对象主要以成长期的企业为主,一般一个项目投资1亿人民币左右。目前,已经投资了几个医疗项目,接下来还将密切关注。
而前身为联想投资公司,近期改名后的君联资本联盟,手握15亿美元和35亿人民币,已经投资了20多个项目。据该公司人士介绍,接下来的两年中,会投入2亿人民币在生物医疗中。
据清大剑桥国际投资管理中心主任王国昌介绍,在2011年度,医疗产业领域获得的投资为250亿,位居产业投资行业排名第四位,仅次于第三名的电信增值业务行业,整个行业投资的复合增长率超过20%。未来发展的5年到10年里,医疗服务市场一定是走向国际化,资本化、品牌连锁化的进程。其次我们分析2012年市场板块,医疗领域整合并购加速,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发展迅猛,进一步推进医疗流通领域的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保险的服务不断加大,都将掀起医疗服务市场的投资热潮。
专科医院备受青睐
结合目前的医疗服务市场的产业环境、供求关系以及经营状况,相关机构分析认为专科医疗领域更加值得投资机构关注。其中口腔、眼科、儿童医院则是目前投资的热门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