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前列地尔的销售额位居国内畅销药第4位,其中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德制药”)生产的前列地尔注射液(商品名“凯时”)实现销售收入 12.9亿元,占据着前列地尔用药市场份额的31.72%,多年来始终位居行业首位。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凯时靓丽的销售业绩背后暗藏秘密。近期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市的一起案件显示,泰德制药一名医药代表每支前列地尔注射液付给医生的回扣高达27元。据2011年河北省非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零售价格表显示,每支大规格凯时注射液(2ml:10μg即2毫升:10微克),中标价约为106.9元,“回扣”在药品供应价中的占比高达25%。
值得关注的是,云南省率先将前列地尔注射液列入了辅助治疗药品目录,这在当前严控辅助用药的态势之下,凯时或将面临着更大的市场压力。而对于上述问题,泰德制药相关人士在记者截稿前未能给予任何回应。
回扣风波
早在2014年5月,泰德制药曾拟深交所上市,发行不超过56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55600万股,保荐机构为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书显示,泰德制药是成立于1995年的中外合资企业,是一家能够研发、生产和销售系列靶向药物的高科技制药企业。泰德制药主要从事药物运载系统(DDS)药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导产品为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靶向药物前列地尔注射液和用于术后及癌症镇痛的靶向药物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招股书表示,公司的产品全部为创新型药品,进行此类药品的销售推广时,必须首先通过专业化的学术推广,使医生了解药品原理、药品疗效、使用方式、用量及最新信息等,这类专业化的学术推广必须通过高素质的专职销售团队才能完成,药品流通企业不具备进行专业化学术推广的条件。
招股书表示,根据创新型药品的销售特点,公司建立了一支拥有1200余人的高素质的专职销售团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推广模式,销售网络覆盖全国的3800余家医院。公司全部产品的销售推广工作均通过自身的销售网络进行。
而公司在进行产品的销售时,首先由各销售办事处负责对区域内的医院、医生进行产品的学术推广,形成产品的有效市场需求。然后公司选择区域内具有较强实力、具备相关资质的药品流通企业作为公司产品的经销商,经销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向公司购买产品,最后经销商将药品销售给医院。
不过,这种学术推广在现实中却变了味。
2013年11月,网上曝出“河北保定第一医院大夫收回扣,谈笑数钱”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视频显示,一黑衣男子(医药代表)走进医院医生办公室,与一穿白大褂男子攀谈。“白大褂”锁上办公室门后,黑衣男子给了“白大褂”一沓钞票。“白大褂”一边低头数着厚厚一沓百元钞票,一边与黑衣男子谈笑。之后,“白大褂”将一沓百元大钞装进信封,收了起来。事发后,被曝光的医生王某某因涉嫌收受医药公司药品回扣,被公安机关传讯。
今年6月,此事尘埃落定。法院一审判决,王某某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免予刑事处罚。医药代表白某某犯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免予刑事处罚。
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显示,被告人王某某在担任保定市第一医院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期间,被告人白某某和郑某某系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医药代表,负责该公司生产的前列地尔注射液产品介绍和学术推广。被告人白某某和郑某某根据心血管外科医师当月开具的前列地尔注射液数量,按照每支27元支付药品回扣费,每月将回扣交给被告人王某某。郑某某于2012年10月29日向被告人王某某支付回扣3000元,被告人白某某于2012年11月23日向王某某支付6400元,2013年1月7日支付6588元,2013年2月19日支付5373元,共计支付回扣费共计18361元。
本报记者注意到,凯时注射液有2ml:10μg和1ml:5μg两种规格,据2011年河北省非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零售价格表显示,每支大规格凯时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