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温故知新话指南(上)


编者按:2011年已随着地球的公转变成每个人脑海里的记忆。这一年,心血管领域国外内公布的大小指南不断,其最突出特点就是依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针对临床实践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定,为规范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如何通过将这些科学的指南尽快付诸临床实践,不断缩小指南推荐与临床实践之间的鸿沟呢?就像耶鲁大学Harlan Krumholz教授所言:“事实上,临床实践中的患者病情千变万化,面对具体个体实现治疗目标的具体过程以及患者的接受度如何等实际问题并没有在指南的推荐中得到具体体现。”因此,如何更好地把指南转化可以付诸于临床实践的操作过程,也许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2月

2011“ACCF/ AHA/ HRS房颤患者处理指南”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推荐不断升级

新指南推荐,对于无严重的快速心率相关症状的慢性房颤患者,采用宽松的室率控制是合理的,不推荐严格的室率控制策略。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或持续性房颤转复后患者,决奈达隆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导致的住院率。然而,决奈达隆禁用于NYHA Ⅳ级心衰患者或既往4周内失代偿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尤其在患者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时不应使用。

新指南还建议,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替代华法林用于治疗阵发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以及有脑卒中或全身栓塞危险因素者,以预防脑卒中和全身血栓栓塞发生。

引人关注的是,对药物治疗无效、症状明显、左心室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左心室功能正常或轻度降低、无严重肺部疾病的房颤患者,指南首次提出经验丰富的中心(年消融例数超过50例)可将导管消融作为Ⅰ类适应证;对于有症状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则上升为Ⅱa类适应证;对于有明显症状、左心房显著增大或伴有左心室功能障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指南首次将导管消融为Ⅱb类适应证。

2011“AHA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新指南实现从“循证”到“循效”的转变

新指南主要的改革在于,预防治疗的有效性得以强烈体现,新建议并不局限于那些临床研究得出的“有效”的证据,临床实践证实有效的措施也在考虑之列。

新指南把女性心血管病(CVD)风险分为三类:CVD高危、有CVD风险和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旧指南指出,心血管高危女性人群为未来10年内死于心脏病发作风险≥20%的女性,而新指南将“高危”这一概念调整为未来10年内死于任何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0%。

新指南弱化了女性糖尿病患者中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应用的推荐力度。旧指南中,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为Ⅰ类建议,而新指南将其降为Ⅱa类证据,理由是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获益和风险比不如女性CVD患者。事实上,新指南对年龄<65岁者并不强烈建议服用阿司匹林。新指南增加建议:血浆胆固醇水平不高但C反应蛋白升高的女性,可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

亮点

新指南将“高危”调整为未来10年内死于任何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0%

4月

2011“ACCF/AHA不稳定心性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新药获推荐 管理最重要

新指南推荐,初始稳定的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型肌梗死 (UA/NSTEMI)患者选择早期(入院12~24 h)介入;对非高危患者,延迟介入更合理。

新指南指出,选择介入的中/高危UA/NSTEMI患者应立即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强调:出血风险低且不准备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计划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普拉格雷60 mg;已接受阿司匹林和噻吩吡啶类药并准备介入的高危UA/NSTEMI患者(包括肌钙蛋白升高、糖尿病、ST段压低明显)出血危险不高时,可应用上游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早期介入,出血危险不高时,予氯吡格雷负荷(600 mg),继以150 mg/d连续6 d后75 mg/d维持。

新指南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应该根据估算肌酐清除率,调整肾脏清除的药物剂量;用造影剂需接受水化疗法;造影剂量/肌酐清除率比值估计造影剂最大量,以不增加造影剂肾病风险。伴轻(Ⅱ级)、中(Ⅲ级)度肾病的UA/NSTEMI患者可行介入。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疗器械产业面临“十二五”创新大考
进口药曝多起召回 专家提议追究上市许可人责
卫生部将制定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
2012医药业:政策迷雾环绕 行业坚定启航
中国新药创制将进入爆发期
疫苗产业规划或引激烈重组 跨国公司争食中国
医药流通业:龙头企业整合再造 大中企业移步
重庆欲借药交所造最优药品流通环境
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最畅销 莫沙必利急追
医药行业或将迎来第29次大降价
温故知新话指南(下)
重庆药交所建构完成 公立医院唯一药品交易平
外资药企召回忙 医药业能否适应代工制?
公私之争 中国医疗体系失调
预计今年广东医药业产值1425亿 医械产业形势
2012年药品行业难以全面降价
取消药品加成能否挤干高价药水分? 药价需全
医药业能否适应代工体制?
欧洲药企今年或提高收购力度
产品掌控力推中小药企走出生存迷宫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