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安贞医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携手首都医疗集团将共建新院,双方的合作成为北京市公立医院特许经营模式的第二个“破冰之举”。
11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公共委和卫计委、首都医疗集团、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三方,在海淀区政府签订特许经营合作框架协议,对三方合作在海淀北部新区共建全新的“新海淀妇幼医院”达成一致。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保健、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由于受到空间限制,主院区设施老化、分院区相对分散、管理难度大。为提升医疗服务供给、改善接诊环境和空间,在确保在整体改建期间海淀区妇产及公共服务不中断的同时,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PPP模式,海淀区政府选择首都医疗集团作为合作方,授权海淀妇幼采取特许经营的模式,与首都医疗集团携手,在海淀北部新区新建“新海淀妇幼医院”。
根据三方协议,首都医疗集团将出资在海淀区北部新区新建一家具有国际水准并可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代化妇产医院。海淀妇幼在不涉及存量产权、不改变老院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授权其使用自身品牌、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等经营资源,并在新医院装修改造完成后开展基本及多元化医疗服务。协议内容显示,首都医疗集团支付海淀妇幼特许经营相关费用,新医院在自主开展经营的同时,应履行辖区公共卫生服务义务。
早在一年前,北京市政府就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了在公立医疗机构的“特许经营”概念,即允许公立医院在保障资产安全、医疗质量安全且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前提下,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开展与社会资本的合作。2015年7月,安贞医院特许经营合作办医的协议在北京签署,开启了此项新政的先河。9月15日,北京市副市长程红表示,为了加速推进试点的落地,北京市会在年底之前出台特许经营操作细则。此次签约被看做是北京公立医院特许经营“风向标”,备受关注。
事实上,随着中央多次发文支持社会资本办医以及国家卫计委三令五控制甚至叫停“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在公立医院承受庞大的诊疗压力的同时,扩容失去政策支持。而特许经营模式的出现,使得公立医院得以在无需医院自身投资扩张的前提下,获得了一个新的运营平台,品牌价值也得以进一步延伸。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傅首清认为,海淀妇幼采用的特许经营模式,能够切实解决医院自投自建新院的压力,有效节约公共财政资金,引入市场化方式也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众所周知,北京公立医院特许经营的首次“试水”,是北京安贞医院与财政部直属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合作获准建立的新院,这也是全国首个“特许经营”试点医院。对于与安贞医院特许经营模式的区别,相关人士时表示,海淀妇幼与首都医疗集团的合作与安贞医院探索的模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由社会资本出资建新院,并向公立医院支付品牌费和管理费用。
首都医疗集团总裁张哲认为,特许经营规避了产权问题,通过协议的方式发挥公立医院技术优势和社会资本的资金优势,使得资源得到了整合。在人才引进方面,新医院一部分医护人员来自海淀妇幼保健院,另外一部分会从社会招募,并展开培训。
据了解,新海淀妇幼医院定位为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多元化医疗服务为辅,为海淀区及周边居民提供妇科、产科、新生儿科和生殖健康等医疗服务和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新医院选址在海淀西北部永丰路与北清路交口附近,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设计最大日门诊量2500人次,初步规划建设床位约300张,拟于2017年中旬开业。
合作方介绍
首都医疗集团
首都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资公司”)作为控股股东、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光大金控”)入股投资设立的一家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控股平台。集团计划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