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药工业变革求新

629~30日,主题为“革故鼎新·熠耀未来”的第3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以下简称“信息年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一年一度的信息年会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吸引了行业各方人士800余人出席。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之所以号称行业发展晴雨表,不仅是因为它将公布与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密切相关的年度“百强”名单(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而且其有关行业信息发布、政策分析解读以及业内经验交流等活动内容也无不刺激着参会代表的神经。

数据显示,2013年,一向处于高速增长的中国医药工业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态势,但“百强”企业依旧呈现出规模扩大、竞争加剧的特点。业界人士指出,在政策频出、监管加强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变革求新。

竞争加剧

事实上,信息年会最大的看点当推年度“百强”榜的公布。

2013年“百强”榜单上,广药集团继续蝉联榜首,修正药业、扬子江药业、华润医药、中国医药集团紧随其后,位列排行榜第二至第五位。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吴海东指出,本届上榜企业规模有所壮大。排名榜单前两名的企业年度主营收入双双跨过400亿元大关,创造了新的记录;主营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11家,比上届增加了2家;主营收入在50亿~100亿元的企业有25家,相比上届增加6家;入围“百强”门槛有所提高,已经超过20亿元。

与此同时,企业进入榜单还呈现出竞争激烈之势。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市场总监张修宝表示,本届榜单前3名依旧延续了上年度的格局,但前10强中其它7个席位排名座次全部易主。排除兼并重组、股权变动等因素后,本届榜单新晋企业家数达到10家,有51家企业排名上升,29家企业排名下滑。“百强”榜中除去前3名排名没有变化之外,其余的97家企业中,仅有3家企业排名未变。此前上榜的振东制药、中新药业以及中美史克、施贵宝等知名企业本届均惨遭淘汰。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正所谓“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百强”榜之所以出现较大变动,除了审核严格、数据水分被挤出之外,还与行业发展环境、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应对能力直接相关。

众所周知,医药经济是政策经济。随着医改的纵深推进,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2年年底人社部、财政部、原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逐步推行总额预付制;20132月,国家发改委调整了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20类药品,400多个品种,7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5%,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达到20%。此外,结合国家基药目录(2012年版),31个省份先后推出省级基药增补目录,部分省份启动了新一轮基药招标;新修订药品GMP改造则大大抬高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令部分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而去年7月爆出的GSK贿赂案,则更是引发席卷整个行业的反腐风暴。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利好每一家企业,也不可能不利于每一家企业。

政策出台和国内企业发展的影响,自然也波及到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中国政府事务及市场准入副总裁黄彬直言,本土企业运营和研发能力增强、国内仿制能力以及仿制药质量提升、对二、三线城市的渗透,加上基药、招标等相关政策走向,对跨国药企而言,竞争不仅存在于跨国药企之间,同样也存在于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

顺势而为

在本届信息年会上,一个关于药品招标的闭门会引众多企业代表“竞折腰”。在此闭门会上,来自国家卫计委和浙江、山东等多个省份药械招采中心的负责人与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

“我们参会主要是想了解政策。”一位企业政府事务部高管对记者表示,“我想问的问题太多了。比如说,低价药中的基药采购是否坚持‘双信封’制、低价药挂网采购到底怎么挂、安徽和福建两省最近出台的招采方案是不是具有示范意义等等。”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癌症在世界范围内的空间分布

  从贝达药业上市看中国仿制药困境

  阿里进入医药市场的第一招棋

  安徽基本用药集中招标采购被指门槛过高

  医药工业变革求新

  癌症在世界范围内的空间分布

  从贝达药业上市看中国仿制药困境

  阿里进入医药市场的第一招棋

  儿童用药政策落实关键要有路线图

  扩大基因测序服务的规模需倚靠政策和规范

安徽基本用药集中招标采购被指门槛过高

上市公司抢滩医疗服务 民营资本砸钱凑热闹

低价药放开两月仍难找 药企称利润仅2毛亏本

6肿瘤专利药将到期 国内药企抢食800亿市场

专家称供需错配致医改打折扣

从世界杯冠军看新药研发:纪律性攸关生死存

从源头解决低价药保障问题

失望中看到进步 抗艾不言败

创业板药企成长乏力 政策红利阶段性结束

医药企业纷纷植入创新元素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