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国家发改委官员日前在多个论坛上的政策吹风,还是近日出炉的广东药交所交易细则,都已经昭示了新一轮药价调控的思路:压低高价药的同时扶持低价好药,将成为2014年药品价格管控的主线。
依照发改委官员最新透露的消息,在国家定价范围内的所有中成药将迎来新一轮价格调整,商议中的部分独家品种中成药降价幅度或高达25%。而来自广东药交所的交易细则则指,低价药在2013年的招标中将受到格外保护。
粤药交所出低价药新政
从广东药品交易平台获悉,该平台12月6日已启动低价药上线议价。这一“天天交易、月月竞价”的新模式,此前曾被业内指存在“唯低价”的风险。但从今次广东卫生计生委公布的低价药上线议价细则来看,部分廉价老药或反而因此受到价格方面的保护。
依照广东省物价局同步公布的基本药物低价药品及临床必须且采购困难品种的入市价,1962个品规及其对应的生产厂家将有望受益这一新政。由于划入这一范围品种由医疗机构直接遴选至生产厂家和品规,政府定价品种入市价即为交易价,市场普遍分析认为,原本不被市场看好的低价药及短缺药将因此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
广东一家大型医药集团的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依照广东省物价局公布的目录,其所在集团总计有近50个品规入围,公司为此已经在积极筹备生产,以应对即将出现的批量采购。
此外,由于国家发改委近期出台《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拟对日均费用标准西药控制在3元、中成药控制在5元的品种,采取清单管理,并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具体零售价格由生产经营者在不超过规定的日均费用标准前提下,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
有医药行业分析师近日已指,上述政策显示低价药及短缺药品问题在逐渐被政府重视,预计未来招标政策及价格给予此类药品更多优惠。“广东此类药品已经开始招标,我们认为将利好传统普药生产企业。”信达证券李惜浣如是指出。
近6年来首次大规模降价
“低价药清单是2013年国家发改委启动药品价格改革的第一步,中成药中的高价药即将迎来调整。”这是从第7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在广州召开的论坛上获得的另一条价格调控的信息。
不过,有别于低价药受价格保护,中成药中的独家品种预计将引来近6年来首次大规模降价。而其中曾爆发多次药害事件的中药注射剂将首当其冲。据业内专家介绍,国家医保目录中,销量排在前20名的中药注射剂占到了70%左右的份额。原因是部分中药注射液的利润最高达到70%左右,平均在50%左右。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熊先军更是直言:“医保基金被中药注射剂吃掉的太多了,有很多中药注射剂是可以不用的。”
有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严重报告中,中成药例次数排名前20位的均为中药注射剂。也正是基于这一层的因素,部分地方政府在基药集中采购方面对中药注射剂也趋于谨慎。以浙江为例,该省卫生厅已明确基药增补目录将不会出现中药注射剂。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中药注射剂是国内多个上市公司的绝对主营品种。2013年中报显示,包括上海凯宝、中恒集团、红日药业和康缘药业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的中药注射剂占公司营收的比重超过50%。其中,上海凯宝中药注射剂营收更是占全部营收的99%,中恒集团的血栓通占比也高达88%。
德传医疗基金姜广策近日就撰文指,有关中药降价的消息就像雾霾一样压制着医药板块。在申万医药三级子行业中,中药板块近期已经连续多日表现为下跌。据姜广策介绍,降价政策已经放在发改委官员的桌面上,就待发改委领导自身座次调整完毕后公布。
一降一升透露管控新思路
独家品种被降价的风险较小,一直是业内此前普遍的研判,但很显然,这一研判已经出现偏差。在扶持低价药和短缺药的大环境下,压低独家品种价格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一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