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国各相关机构都会发布大量的临床诊治指南或相关规范,以指导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规范诊治、合理用药。以下就一些与用药相关的规范进行回顾和简单介绍,在梳理中我们发现,有关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的指南或专家共识较多,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些疾病治疗较为复杂,治疗药物和方法较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疾病临床治疗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尚需进一步规范。
心血管疾病诊治
《妊娠高血压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高血压疾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参考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外最新的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治疗经验,经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该指南。该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对有关治疗方案作出证据评价,以进一步规范我国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治。
《20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由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与诊断、发病机制、易患因素、危害、降压治疗与血压管理建议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妇女出现的血压异常增高,包括孕前高血压以及妊娠期出现的高血压、子痫前期以及子痫等。
《2012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进一步增强对房颤及其并发症危害性的认识、加强血栓栓塞并发症(特别是卒中)的预防对于改善房颤患者预后进而减轻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多种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于临床,如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为促进与规范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降低缺血性卒中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与心律失常联盟(中国)组织国内专家制定了此专家共识。
《2012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此共识,介绍了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的必要性、有效性与安全性、降压优势、局限性和治疗建议等。其中共识指出,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的局限性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其灵活性较差,调整剂量不方便。在基层推广使用这些药物时,要更加注意这一点。
201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氢氯噻嗪固定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制定。该共识包括了药物作用机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氢氯噻嗪临床疗效和主要证据、ARB/氢氯噻嗪固定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ARB/氢氯噻嗪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以及该药治疗高血压的应用建议。
《2012西尼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由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西尼地平为长效平稳的抗高血压药物,是一种新型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具有双通道拮抗作用,除拮抗血管平滑肌L型钙通道外,还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的N型钙通道,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减少儿茶酚胺分泌,在降压同时不引起心率明显增加,对肾小球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平衡扩张,可能提供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该专家共识就西尼地平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等方面提供了临床应用建议。
呼吸疾病诊治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
由卫生部办公厅发布,以规范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处置和管理,提高各级机构对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采取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该指南中暴发疫情的相关定义为:“流感样病例”指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指南还就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暴发疫情的调查、疫情控制、疫情评估与总结、组织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