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上海某三甲医院:医生网上提供有偿服务是非法行医

近日,上海某三甲医院内部发出通知:严禁医生上班期间在医疗健康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偿服务,即使在业余时间从事相关活动,医院也会视为非法行医!业内对此一片哗然。

每一次时代的变革总是会产生各种形态的阻碍。对于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医疗模式改变之时,接踵而至的阻碍毫无意外地来自于传统医疗的代表--公立医院管理者。

健康界在与多名医生的沟通中发现,大多数医生实际上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为患者提供帮助,部分民营医院甚至鼓励医生进行在线问诊,以此提升医院知名度。但也有部分医生极其反对,吐槽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你爱或不爱,移动医疗就在那里,不远不近。

公立医院:医生轻问诊是国有资产流失!

最近,上海某三甲医院一则雷人的院内通知被医护人员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其中显示:病人投诉我院部分医生在好大夫在线、优医汇等网站上提供有偿服务,对此类服务,医院提出三点原则:1、上班期间严令禁止相关活动和类似交易;2、因我院与网站无合作关系,即便业余时间内从事相关活动和类似交易,医院将视其为无证行医,由此引起的任何纠纷由其个人负责;3、不得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或占用医院资源。医院重申,此事看似借助网络办好事,实则扰乱医院正常秩序,违背公平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这则莫名其妙的通知让很多医生哭笑不得,纷纷在社交网上发表评论。什么医院领导那么傻,完全脱离实际啊,他生活在真空吗?这样的领导已经成为改革的阻碍,思想跟不上现实医生在平台上宣传了自己,宣传医院,也帮助了患者。这些人只考虑小集体的利益,没有考虑民族大义医生是医院的牛马,牛马偷摸拉私活,地主不高兴了”……

可见,即使院方坚决反对,很多医生也愿意抱着一颗平常心去拥抱互联网。健康界在采访中也发现,并不是所有公立医院管理者都视移动医疗为洪水猛兽。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院长张秀治就支持网上有偿提供咨询服务,因为这体现医生的价值,方便患者,还防止医生在网上闲聊。但前提是要对执业医师有严格认证,防止一些江湖庸医借此在网上行骗,误导患者。

民营医院:网上问诊增值医院品牌还能提升医生品牌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院长童奔在下海以前曾是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童奔承担了一个与国家医学远程网络有关的课题,当时的结论是,医生网上回答问诊不能形成最终的诊断和具有法律意义的治疗意见,但是可以为会诊方的医疗机构提供咨询和建议。二十年了过去,童奔认为,如今基本的原则并没有改变,即医生在网上问诊只能提供咨询,不能确诊和开处方。

公立医院反对医生在网上开展有偿服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防止公立医院自己的医疗资源外流,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开展多样化服务,让医疗资源得到普惠,让医生获得额外的收入,这是当前的形势,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不应只考虑自身利益。童奔说,京都儿童医院对医生在网上为患者提供服务不仅没有限制,还有所鼓励,因为这可以扩大增值医院品牌,吸引更多患者,也可以提升医生知名度。

你爱或不爱,移动医疗就在那里,不远不近

其实,当身体有些不适,打开手机寻求医生的帮助,早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健康界小范围咨询医生发现,超过半数的医生愿意在网上为患者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部分不愿提供服务的医生主要的槽点集中在付出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在线诊断不靠谱以及APP设计得灭绝人性

艾媒咨询的研究显示,国内目前移动医疗APP已达2000多款。其中主要分为5种:医药产品电商应用,如提供药品介绍和购药服务的掌上药店;满足专业人士了解专业信息和查询医学参考资料需求的应用,如杏树林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惊人发现!身高影响糖尿病及癌症风险

  寨卡病毒升级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各国

  阿里健康和九州通建在线医院 试水网售处方药

  酝酿多时,长江润发35亿转型医药大健康

  海南省:2016年关于公布执行基本药物集中采

  山东省:2016年关于第一批妇儿专科非专利药

  干货分享:从美国FDA审评角度探讨新药研发的

  从FDA对海正药业的警告信感受飞检到底是怎样

  诺华拟重组旗下表现不佳的爱尔康单元

  好消息:万他维不撤了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