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CRO:正在和制药公司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合同研究组织(CRO)公司的历史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与生物技术产业的合作仅仅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随着大药厂研发费用的暴涨,外包研究和临床研究行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大药企,如赛诺菲(Sanofi)、礼来(Eli    Lilly)和辉瑞(Pfizer)在预算的压力下开始转向寻求CRO公司,这导致了全球药物开发外包行业的兴起。

随着对外包需求的增长,已有的合作关系就需要重新构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现在CRO和药企间的战略性合作包括像功能性服务提供商(FSP)那样的外包合作,它是更加专业、个性化的服务,而不是一个“通用型”的模式。一家药企可以基于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CRO公司。其中有些合作更强调数据管理,使得制药公司可以藉此扩展数据资源,并节约时间和金钱。

研究发现,近期内研发外包和生产外包都没有放缓的迹象。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步建立起对所有参与方最有利的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Nesa    Nourmohammadi

   1.    辉瑞(Pfizer)、    IconParexel

两年前,辉瑞宣布它需要削减数十亿美元的研发预算,并寻求新的削减成本的方法。除了传统的裁员外,这家药企转而与CRO公司合作。

两家颇受欢迎的CRO——ParexelIcon与辉瑞签署了长达5年的临床研究合作协议。对于辉瑞来说,协议将大量的工作交由CRO公司来完成,而辉瑞只是对临床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

“这种两个合作伙伴的模式将简化我们的流程,显著地降低我们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使用外部服务提供商的数量,并降低风险和确保质量管理,”在协议宣布时,辉瑞的John    Hubbard说道。

虽然一些专家推测,这笔交易的金额大约为67.5亿美元,但确切的交易额一直没有披露。

2.    安斯泰来制药(Astellas    Pharma)和INC    Research

20124月,安斯泰来和INC    Research宣布,双方正在扩展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双方建立了一个为期三年的FSP联盟,INC    Research将向这家日本制药巨头提供包括临床监察、试验管理、文件管理、试验启动、可行性研究和临床数据管理在内的各种服务。

20123月,William    Blair的股票分析师John    KregerOutsourcing-Pharma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FSP模式已经引发了一些大药企比如礼来、美国默克(Merck)和赛诺菲的兴趣。所有这些公司都表达了进一步使用这一模式的兴趣,期望利用此模式进行数据管理。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药企办医院:被迫的产业延伸?

  新版GMP改造重塑医药业竞争版图

  中国制药企业迎来仿制药的最好时代

  药品流通企业:商业代理的三种转型

  最严限抗令今起执行 行业洗牌加速

  我国原料药企业顺利出口受困于欧盟62号指令

  政策力促 中国制药企业转型大行动

  罕见病治疗盼“孤儿药”外多维保障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辅行业跃升的契机

  新兴医药市场:巴西商机诱惑

产能过剩 维生素企业减产救市苦心恐白费

药辅行业将迎GMP改造 全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限用抗菌药物新政 或促药企沉下去

“限抗令”:喧哗与骚动

国内医药并购因景气度的催化或将经历平台期

上半年全球制药行业并购活跃

中青报炮轰:外企原研药“价格特权”何时休

医保控费趋严 化药“进口替代”加速

新三板扩容 创新药企迎融资新渠道

本土药企爆料:外资高价药入医保导致无底洞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