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2212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平安证券分析师邹敏指出,从历史上看,市场深度调整之后,正是战略性布局优质医药股的好时机。
新药研发企业
迎“大考”
广州日报讯(记者涂端玉)本报记者昨获悉,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一纸“自查令”引波澜,其要求各药企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业界认为此番药企内部自查将动静不小,尤其是新药研发多的上市公司如华海药业、海正药业、恒瑞医药、国药一致等或迎来较大考验。
据悉,列入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品种清单的共有1622个受理号,其中进口的有171个,新药948个,已有国家标准503个,中药共237个。按照自查受理号数量,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是:华海药业、恒瑞医药、国药一致、鲁抗医药、海正药业、双鹭药业、上海医药、复星医药、科伦药业、中国医药。但就资本市场而言,以上多只个股昨出现飘红景象,或不惧此药企“自查令”。
据悉,该“自查令”要求企业在8月25日前上交自查电子版报告或撤回申请,并视情况开展飞行检查。药品审评过程中,发现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册申请不予批准。包括:(一)拒绝、逃避或者阻碍检查或者毁灭证据的;(二)临床试验数据不能溯源,数据不完整的;(三)真实性存疑而无合理解释和证据的;(四)未提交自查报告的。对核查中发现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存在问题的相关申请人,三年内不受理其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