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高大上”的医生职业,目前在医生心里已开始逆转。数据显示有81%的医生有过转行考虑,78.01%的医生不愿意子女从医,甚至报考执业医师考试的人数都在年年减少。医生“转行潮”正在来袭。问及为什么要转行,大都会说待遇不好、工作强度大、不能及时照顾家庭、医患关系紧张等。
然而,转行并非易事。学医、从医是个周期很长的过程,每位医生都是经过几年寒窗苦读才能治病救人,这其中包含着太多的付出和心血。纵使有再多的不如意,让医生们毅然放弃数十年的拼搏去面对一个新行业,也会有诸多不甘。因此,在决定转行之前,需要权衡各种利弊,需要对自己要有客观的评价和认识,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初步的规划。
光环背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魏医生是骨外科的住院医师,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下午六点到第二天早上,每周休息一天。魏医生以前也是个乐观开朗的人,而几个月来的内心挣扎让他变得少言寡语,不愿意跟人交流,也无心工作。他说,“身体累从来不用说什么,心累才是最痛苦的。”“生活质量完全不用说,一个字——差。”压力之下,他决定转行。
魏医生在一篇帖子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调侃身为医生至今单身的自己,“如果你想要很多时间陪你,不要和医生谈恋爱,如果你想要缠绵的爱情,不要找医生……如果你想对方按时下班回家吃饭,不要找医生,如果你想节假日陪你去旅游,不要找医生……”
谈到当初在家人的建议下选择医学,他说,“不反感也不讨厌,但真正接触了才知道自己很厌烦,所以趁早离开,追求自己想要的。”
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也成为了医生转行的一大诱因。就读于浙江一所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的白桦(化名),正在杭州一家三甲医院实习,三个月不到,她就决定以后不要做医生了。
其所在的医院规定工作日收挂号费10元,周六挂号费11元。一位病人因为这多加的一元钱,和白桦的指导老师闹了起来,在走廊上吵闹并侮辱医生。白桦说,自己很难面对这样的病人,也没办法若无其事的继续给病人看病。
那天,白桦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消息“医生是最没有尊严的职业!没有之一。”
转行有风险 离职需谨慎
都说人挪活,树挪死,但医疗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作为医生,转行是很难的。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人来说,医生的就业面相对比较窄。成为一名医生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磨砺和等待,如果要退出,通常会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反对。重新择业还需要承担更多的纠结和风险。一旦离开,回头又非常难。因此,在离开医院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前,需要各种权衡,需要对自己进行灵魂深处的拷问。
首先,要清楚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想不清楚这个问题,盲目转行,后患无穷。
问及为什么想要离开临床?你可能会说,现在的医疗环境,当医生没意思;小医生没钱;医生要熬年头,没前途;医患关系差,人身安全没保障;当医生性价比太低;值不完的夜班,干不完的活;没有正常的节假日……等等等等。
假如仅仅是上述这样的理由,最好重新考虑是否转行。因为这些状况,即使离开临床,也一样会面对。从整体来看,医生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回报,绝对可以算中上等。选择别的领域,一样会面临你不喜欢的工作和加班,一样会有不合理的制度。如果你不想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做任何工作都会厌倦。
医生的发展曲线跟别的行业不同,前期可能上升非常缓慢,升到主治医生后,可以到达一个相对高的平台。越往上,上升的空间就越大,好的医院和科室可以拿到非常可观的收入了。所以,转行的人要明白,可能一开始转行时你的收入会比你的同学们高一些。再过十几年,和你同期毕业的人都已经升到副高以上的职位,开始享受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而你,如果没有很好的机会,可能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