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因龙头华大基因还未确定上市时间当下,半路杀出了程咬金,一直低调但实力雄厚的贝瑞和康或许捷足先登资本市场。
8月29日晚间,停牌两个半月的天兴仪表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拟将目前拥有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等存量业务资产,出售给成都天兴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同时,向贝瑞和康全体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贝瑞和康100%股权。
这意味着,基因测序行业另一巨头、“华小”公司贝瑞和康将借道天兴仪表登陆资本市场,“本次资产重组构成关联交易,同时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借壳上市。”
华大基因“培养了”大量基因行业的创业者,这些公司被业内戏称为“华小”。但华小的能量却不容小觑,其中几家公司已成为华大基因的主要竞争对手。
贝瑞和康身上的烙印是风头正劲的精准医疗概念和基因行业投资热潮,资本也乐意为一众基因公司买单。比如去年底已披露招股书基因行业龙头华大基因,在过去4年内吸引了超过50家投资人、共计72.15亿元的投资额。
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王海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很多上市公司在布局精准医疗,但他们不是领头企业,在定价和资本市场影响力方面不具备代表性。之前国内精准医疗一直处于投入期,今年基因测序领域的领头公司,基本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标准,这对资本是很大的激励。”
A股再迎基因巨头
为确保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工作有序进行,天兴仪表“拟继续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申请继续停牌”。
公告显示,贝瑞和康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为临床医学疾病筛查和诊断提供无创式整体解决方案。
对于此次贝瑞和康借壳上市的原因,公告并未提及。贝瑞和康董秘王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已经走入程序,处于沉默期。”
王海蛟分析指出:“贝瑞和康如果达到借壳要求,利润不会低于几千万。基因测序市场增长速度很快,较早进入的公司面对的竞争环境相对简单。加上贝瑞的团队有实践经验,并且只做医学服务强化、突破某个领域,所以容易在细分市场取得竞争力。”
近几年,基因测序市场迎来飞速发展。据BBC RESERCH统计,该市场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将达到1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一线城市与基因相关的创业公司不下百家,90%是初创期公司。2016年5月至今就有海普洛斯、天昊基因、和壹基因、鹍远基因、爱基因等相继获得大额融资。
“之前华大等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估值示范效应,现在精准医疗的投资成本很高。如果按照现在投资IPO的政策规定,会出现精准医疗板块的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但是二级市场上市交易之后价格还是会回笼。”王海蛟预测。
基因组学应用的产业链上游为测序仪器、设备和试剂供应商;中游为基因测序与检测服务提供商;下游为使用者,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制药公司和受检者。
国内基因公司在中下游领域竞争优势明显。位于中下游第一方阵的企业包括四家: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博奥生物。其余较为知名的企业包括安诺优达、诺禾致源、凡迪生物、百迈克等。
“已经领先的企业在营销渠道、产品品牌方面都有优势,后进入者就面临行业壁垒更高,生存会更加困难。现在市场竞争带来的价格战比较明显,小公司牺牲了价格之后无法做大体量。对于全行业来说,现在只放开无创产筛市场,产品接力也比较困难。”王海蛟进一步说道。
NIPT龙头之争
基因领域的创业团队不少来自华大基因。在无创产前检测市场(NIPT)与华大基因几乎两分天下的贝瑞和康,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高扬、董事蔡大庆、股东和检测报告审核人任媛媛,之前分别担任华大基因的健康事业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