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诺华、罗氏、GSK、礼来和拜耳2013年的销售额比2012年有所提升,辉瑞、赛诺菲、默沙东和阿斯利康则经历销售额的回落。
跨国制药企业十强CEO
随着各大跨国药企年报的陆续发布,2013年销售额10强的名单出来了。这一年,没有太大的惊喜,与2012年相比,辉瑞和默沙东因为正在面临的专利悬崖和战略重组,使得其排名向后挪动了几位,而雅培因2013年年初拆分出艾伯维后,无缘前10强,礼来得以进入榜单,同时,拜耳的排名向前进一位。
不过受到去年专利悬崖的影响,今年的销售额10强仍然算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排名。其中,强生、诺华、罗氏、葛兰素史克、礼来和拜耳2013年的销售额比2012年有所提升,但是只有强生和拜耳的成绩算是比较可喜。以美元计,拜耳比上一年增加了6.9%,强生增加了6.1%。其他几家则是与上一年基本持平或者增长在3%左右。
辉瑞、赛诺菲、默沙东和阿斯利康则经历销售额的回落,基本都是因为这些企业重磅炸弹的专利过期。默沙东因为顺尔宁的专利到期,其2013年销售额下降6.8%;而辉瑞至今仍未从2011年立普妥专利到期的阴影中走出,它的销售额在2013年下降6%。阿斯利康和赛诺菲2013年也因为专利到期的问题,其销售额与2012年相比分别降低8%和5.7%。
强生
2013年销售额713.12亿美
2012年销售额672亿美元
强生现任CEO亚历克斯·戈尔斯基在2012年上任时,其上一任留下来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不止是非处方药部门的销售额拉了整个公司的后腿,而且强生正在面临着有一系列关维思通的法律官司。不过现在,主持强生业务一年后,亚历克斯·戈尔斯基也随着公司业绩的攀升而翻身。不止药品业务增长可观,且让非处方药业务扭亏为盈。
制药部分在强生去年销售额的增长贡献率最高,其中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类克(Remicade)和艾滋病药物Prezista在市场上表现亮眼,除此之外,消炎药物Stelara、抗凝药物Xarelto和前列腺癌药物Zytiga都有不错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强生旗下非处方药部门麦克尼尔公司在经历了这几年不断的工厂治理和产品召回后,布洛芬和泰诺重回市场,2013年这一部门的销售额达到了近20%的增长。
2013年强生终结了一直萦绕在它周围的诉讼,以22亿美元的代价结束了美国司法部对其产品维思通的诉讼,同时以44亿美元的代价终结了ARS髋关节植入物召回所引发的上千起诉讼。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诉讼的终结,再加上其对医械业务的调整,使得强生医械业务2013年的销售额高于其处方药业务。
尽管从2014年开始,强生的业绩有所回落,但其潜力仍值得期待。虽然FDA第三次否决了百瑞妥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不过,这一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6种包括预防中风性房颤在内的新适应证,今年,它有望成为强生的另一个重磅炸弹。另一方面,与合作伙伴Pharmacyclics共同研发的Imbruvica作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二线用药,将为这一产品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18年这一产品的年销售额能够达到18亿美元。
诺华
2013年销售额579.2亿美元
2012年销售额566.73亿美元
诺华2013年的销售额增长只有可怜的2%,制药业务略有高,有3%。不过,在去年的管理层变动之后,其最高决策层认为,这样的市场表现仍没有达到预期,所以,聚焦业务领域以达到更高的增长将会是诺华下一步的战略取向。
这意味着要么出售旗下的一些业务部门而对剩下业务的增加投入,要么裁员以提升公司的经营利润。其董事长金格·雷哈德对此持积极态度,认为诺华的非处方药、动物保健和疫苗部门是公司的业绩薄弱环节。诺华的CEO在今年1月份也表示,诺华正在为旗下业务寻找更为独特的架构模式。也有媒体称,诺华正在考虑将旗下的疫苗和动物保健业务同默沙东的消费者自我保健业务进行交换,以解决当下诺华所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去年诺华已经将旗下的血液检测业务以17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西班牙医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