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14点,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全国人大代表、苏北人民医院院长王静成做客在线访谈,就如何改善医疗服务?怎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网友在线交流。
以下是医药地理对访谈文字实录做的整理:
2015年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和成效
一、诊疗服务的流程进一步优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有1238家三级医院建立了互联互通信息库,为患者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推送服务。660家三级医院通过手机APP、微信支付等方式方便患者结算。
二、医疗服务的模式进一步创新
很多医院都是合理调配资源,推出了像日间手术、多学科联合门诊、专病门诊等一些模式来方便患者就医,提高服务的效率,像上海市28家市级医院开设专病多学科门诊173个,减少了疑难病患者往返奔波,江苏由省里人社厅、卫生计生委和物价局联合发文,推行日间手术模式,实行按病种付费。
三、诊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
在二级以上医院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提升诊疗行为的透明度。通过几年的专项整治,以抗生素为重点推进合理用药,降低了费用,最主要的是遏制耐药,这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
据统计,全国1599家三级医院、4563家二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99.9%二级医院(5000多家)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四、患者就医更加高效便捷
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有关要求,在医疗服务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推行预约诊疗,特别是通过分时段预约诊疗,削平就诊高峰。
全国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平均值32.1%,像上海和北京,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门诊预约比例达到76%,北京市市属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达到67.5%。
五、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北京市住院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从2014年的89.7%上升到2015年的91.4%,全国有1.3万多家医疗机构普遍开展了社工服务和志愿者服务。
全国也在推行“三调解一保险”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作用日益突显,2015年诊疗人次跟2014年比是上升的,但是医疗纠纷发生的数量同比是下降的,人民调解处理纠纷7.1万起,成功率达到85%以上。
2016年工作重点
一、三级医院全面推行预约诊疗
实践证明,预约诊疗是目前来看改善医疗服务和患者就诊感受非常好、非常有效的手段,一个是预约优先,再一个是实名制预约诊疗,再有是加强复诊患者的预约比例。
二、逐步推行日间手术
这种模式也是国际经验证明非常好的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患者感受、降低费用的手段,我们要协调医保,推行江苏省经验,大力推行日间手术的模式。
三、持续改善医疗质量
好的医疗质量才能保证安全的医疗服务。
四、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
要加强信息的推送、就诊的提醒、检查结果的推送。
五、方便快捷的结算
包括门诊的诊间结算、住院床旁结算,来使患者门诊或者入出院的流程上感受到更加便利。
六、药事服务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也是医疗服务很大的内容,主要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也通过人工窗口等多种形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
七、急诊急救要做到无缝衔接
这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现的问题。
八、深入推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
九、要突出人文特色,和谐医患关系
多将慢病用药纳入医保
焦雅辉副局长对于网友比较关心的慢病用药的药品价格问题回答道,“2015年国务院已经发布关于药品改革的文件,文件中规定,下一步药品的价格主要是通过医保支付来确定药品的价格。慢性病常用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医保报销,尤其慢性病长期用药,能够尽可能多地把它纳入到医保报销的范围,来降低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负担的问题。”
同时,焦雅辉副局长就医院信息化共享工作表示,从信息共享的角度,技术上不成问题,最关键的是如何保证信息安全和隐私信息不被泄漏,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