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并购机器”誉衡药业放弃收购扩张模式

深交所的一纸关注函,将誉衡药业叫停定增这一举动推至风口浪尖。这也将誉衡药业背后资金链吃紧的状态暴露出来,誉衡药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已达77%的高位。在股市低迷、融资手段“枯寂”之时,往昔的“并购机器”誉衡药业不得不放弃收购扩张模式。誉衡药业高管此前表示,公司此前的收购节奏很快,下一阶段应该不会按原有逻辑再往下做。

60亿定增无奈叫停

誉衡药业9月18日披露,深交所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回答——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具体原因以及决策过程;对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的后续安排等问题。此前,誉衡药业在9月10日突然发布公告,放弃今年初公布的60亿元定增计划。誉衡药业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终止非公开发行计划是公司考虑到近期资本市场、融资环境等因素后做出的决定”。

早在今年1月23日,誉衡药业宣布,拟以21.93元/股的价格向珠海旭日隆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恒益达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拟用于收购普德药业85.01%股权、建设全资子公司新花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银杏内酯B注射剂车间扩产项目等项目。该数额曾一度比肩誉衡药业当时的资产总额。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誉衡药业的管理层对定增曾寄予厚望。在4月披露的2014年年报中,誉衡药业在一封《致股东》信中这样写道,“2015年誉衡药业的头等大事当属本次定向增发。60亿元的融资行动主要参与者是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在内的企业管理层,这足以证明我们的管理者们在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同时也勇于分担企业发展的重任。过去的一年以及今年,并购与整合应是誉衡发展的主题。上市近五年来,我们用募集到的17亿元资金,将企业市值由50多亿做到200多亿,实现利润和市值的四倍增长。接下来的几年,60亿元的定向增发能否取得类似甚至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誉衡药业称。

 在本轮下跌潮中,誉衡药业更将定增内容作为维稳措施。7月14日,誉衡药业发布的稳定股价举措中提到,公司将积极推进非公开发行股票进程。本次非公开发行方案中,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管理人员拟认购金额为50.33亿元,认购比例为83.89%。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公司现状,拓展公司发展空间,有利于维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并购机器”资金大幅消耗

没有管理层认购的定增项目,誉衡药业的自有资金是否足以支持并购的资金需求?在誉衡药业回复深交所的言辞中,对自有资金和筹集表现出足够的乐观。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随着近年来的连续收购行为,誉衡药业的流动资产大幅缩水。

誉衡药业的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流动资产为13.06亿元,货币资金为6.28亿元,两个数据都降至历史最低点。此前的2014年底,该公司的流动资产为15.34亿元,货币资金为10.71亿元。该公司2013年底、2012年底、2011年底和2010年底的流动资产分别为15.27亿元、19.07亿元、18.19亿元和18.35亿元,货币资产分别为8.299亿元、12.62亿元、14.53亿元和15.38亿元。

WIND的数据显示,最近3年,誉衡药业发生13起并购交易,其中完成7起,2起签署转让协议。对于此次定增计划投资的项目——收购普德药业85.01%的股权。誉衡药业称,将以自有、自筹资金先行投入,该项目不会受到影响。至于其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誉衡打算调整融资方式,以自有、自筹资金推进。

誉衡药业的一系列公告显示,六月份后,尽管没有发起大规模的并购,但拿出真金白银做了很多事,货币资金大幅支出。6月16日,誉衡药业出资1亿元设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同日,出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誉衡前海金融服务有限公司。7月17日,誉衡药业参与设立海外投资并购公司毓承资本,以自有资金出资1,000万美元。8月14日,誉衡药业拟以现金增资方式取得射阳振阳医院70%权益,本次交易价格预计不超过1.76亿元,前期已支付3000万元。8月24日,誉衡药业以2271.75万元收购上海华拓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14%股权;同时还出价6500万元收购澳诺(青岛)100%股权。8月26日,誉衡药业以350万元人民币参股上海潜龙誉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同时拟以有限合伙人身份投资2亿元人民币参与发起设立上海誉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处方药政策接连“跳票” 医药电商曲线试卖处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市场规模到2024年将增

  深化医改,还有哪些“硬骨头”要“啃”

  刘国恩:政府干预医改的重点应后移到医疗服

  互联网医疗爆发之路,必然面临的四道坎

  医生组织的演化及对中国的启示(上)

  医生组织的演化及对中国的启示(下)

  罕见病诊断难:基因测序助力 政策仍陷瓶颈

  东盟国家如何注册药品 我国企业怎样抓机遇?

  波士顿咨询:中国数字医疗产业规模将达七千

因数据完整性不足 海正药业15种原料药被美国

泰山投资4000万美元瞄准中国私营医院市场

增速放缓但魅力依旧 诺华CEO仍看重新兴市场

Veritas入华抢占基因测序市场

通用电气高管表示不会拆分医疗业务

新试验数据使诺和诺德在糖尿病领域的领先地

世界最大未上市生物技术私营企业Intarcia对

网售处方药尚未开闸 电商开打预定擦边球

慢病管理:流量和质量的矛盾

廉价救命药“一药难求”究竟谁之过?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