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干细胞新政即将出台 行业标准仍存空白

摘要:业内人士表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医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若实施,意味着干细胞临床研究“松绑”,对加速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促进干细胞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完善的《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试行)》)终于公开,以规范干细胞临床研究,保护受试者权益。这距离20133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已经过去了整两年。

而就在今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医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两项新政若实施,意味着干细胞临床研究“松绑”,对加速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促进干细胞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国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经过多年发展,虽然论文与专利在国际上排名大幅提升,但在干细胞转化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与成果却不足,目前尚无规范化的干细胞转化应用和干细胞相关产品面世。

业内专家认为,《办法(试行)》实际上是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第一个可以依照的法规,有了这个法规,将加速产业的形成。

 临床研究“松绑”

“《办法(试行)》几易其稿,多次举行座谈会征求专家意见。”受邀参加过座谈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毅告诉记者。

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医学前沿重点发展领域。“干细胞治疗已经在某些疾病上有一些证据支持,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孙毅说。

干细胞临床研究是干细胞成果转化、临床应用的基础。但据记者了解,干细胞临床研究长期面临监管政策滞后、行业准入标准缺失的窘境。此次公布的《办法(试行)》明确了此前干细胞临床研究领域多个待解的问题。

《办法(试行)》规定,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七项条件,其中包括三级甲等医院、依法获得相关专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具有较强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综合能力等。

医疗机构按照《办法(试行)》要求完成干细胞临床研究后,不得直接进入临床应用;如申请药品注册临床试验,可将已获得的临床研究结果作为技术性申报资料提交并用于药品评价。

《办法(试行)》还明确,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是干细胞制剂和临床研究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机构应当对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进行立项审查、登记备案和过程监管,并对干细胞制剂制备和临床研究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风险管控。

孙毅认为,上述规定其实是权利的下放,各有利弊。弊端在于,有些机构会将其变相变成赚钱的渠道;好处则在于如果有一家机构做得突出,它的制剂和质量管理标准有可能成为行业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试行)》规定,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机构不得向受试者收取干细胞临床研究相关费用,不得发布或变相发布干细胞临床研究广告。

此前有报道称,部分机构以临床试验之名收取高昂费用。对此,孙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国对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机制与国外不同。

孙毅说,国外对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投入与新药研发类似,研发公司作为主体投入资金高达千万、甚至上亿美元。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像研发新药一样研发干细胞。

“干细胞作为一种治疗方式,国家需要加大投入,否则有些研究者需要通过收费来解决经费问题,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单纯为了经济利益的。”孙毅坦言。

而据了解,干细胞的培养、制备、储存等的成本很高。

“高质量的干细胞成本是高昂的,以来源于脐带血、骨髓、人体脂肪组织等的一般干细胞为例,一般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疗程,各种成本加在一起大约在几万元左右。”孙毅说。

干细胞临床研究的监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办法(试行)》明确,干细胞临床研究的监管主体是国家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对已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和项目进行抽查、专项检查或有因检查,必要时对机构的干细胞制剂进行抽样检定。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

  二次议价各地蔓延渐成新常态 药企面临价格绝

  强化基层不能以大医院为核心

  卫计委:不允许在互联网上开展医疗诊治工作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

  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招标强硬降价

  北京市长:医改措施要大胆推进不能等不能拖

  试点工作方案出台 九项任务深推西宁综合医改

  剧透注释版:CFDA最新药品注册动向和要求

  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有望2020年建成

药品政府定价废止,医保支付价格政策9月前出

新基药管理办法出台6类药品未入选

南京公立医院基本药品将按进价卖

专利药价格谈判不是行政干预市场

江苏新增17种短缺救命药 南京等4市成短缺药

药价放开新政或于7月1日落地

药价改革渐近 产业深度调整大幕拉开?

耿鸿武:新政下的药品招标采购“七上八下”

总后价格联动最低价 药企不应标就丢军队市场

完善医疗保障将推升需求 分流成控费关键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