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胶原蛋白美容 神话抑或笑话?

1“骗人说”引发各路围观

当下,宣称“美容养颜排毒”的胶原蛋白保健品成为市场热销品,多家保健品和医药企业争相推出同类产品争抢这块巨大“蛋糕”,而当前胶原蛋白的市场份额也并不小。来自日信证券的一份研报称,未来国内胶原蛋白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不会低于20%,依据成熟国家的增长比例,2015年国内胶原蛋白市场将达到1000亿元。相关媒体甚至披露,“80元原料成本卖1700元”。此“黑天鹅”事件无疑让外界对其保健功效打上问号,受此事影响,多家胶原蛋白厂商们纷纷“中枪”,包括贵州百灵、DHC、东宝生物、东方海洋、同仁堂、健安喜、FANCLLumiNatrolAURINDANaturies、奈梵斯、乐力等大大小小公司。

昨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了上海浦东新区兰城路上的开心人大药房,销售人员得知记者要买胶原蛋白,立刻殷切地将记者带到了专柜,货柜上各色胶原蛋白令人眼花缭乱,有口服液、粉剂和片剂,有国产的,也有不少号称进口的。

按照阿宝的说法,胶原蛋白和这些普通食物并无区别。消息称,胶原蛋白粉从2000年开始出现在中国,2005年左右,口服的胶原蛋白饮料开始流行。所打出的旗号几乎都是美容和保养皮肤。“胶原蛋白是人类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蛋白质之一,人体内的胶原蛋白是细胞合成,与吃胶原蛋白几乎无关。”知名营养科医师魏新国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胶原蛋白数占人体内蛋白质总量的30%,遍布于各个器官和组织,对皮肤、关节、骨骼、脏器等具有一定营养作用。胶原蛋白只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身体中,所有植物体内均不含,凡是宣称“植物胶原蛋白”的保健品都是不科学的。

有网友点名质疑女星汤唯代言的自然之宝胶原蛋白产品是否同样根本无效,甚至涉嫌欺诈消费者。

2品类多达百种利润巨大

“明胶和胶原蛋白其实是同一类东西,都是从动物的皮、骨骼、鱼鳞等中提取的。”业内人士介绍,东宝生物的“圆素”牌胶原蛋白就是骨胶原,而贵州百灵的“爱透”品牌,则声称原料取自阿拉斯加深海鳕鱼皮。同仁堂生产的“总统”牌胶原蛋白质粉,用的则是红鲷鱼的鱼鳞。

据相关媒体报道,明胶和胶原蛋白的提取主要就是用水煮出动物皮、骨中的蛋白质,处理工艺都是一样的。只是胶原蛋白的生产还增加一道酶解的工艺,用酶将大的蛋白质分子分解成小段的多肽。就是经过这一道深加工,胶原蛋白的价值就比明胶翻了好几倍。比如,2008年时,进口鳕鱼皮价格为2700元至4700/吨,每15吨鳕鱼皮可生产1吨胶原蛋白,100克的原料成本约为7元。以东宝生物的胶原蛋白产品为例,90克的胶原蛋白粉卖到153元。贵州百灵所产的330毫升胶原蛋白口服液也卖到10.5元。

东宝生物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胶原蛋白产品毛利率为38.89%。贵州百灵则预测公司胶原蛋白饮料年销售收入将达13.8亿元,利润率达32.85%

“市场上胶原蛋白产品功效多为炒作,且利润高得很。”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指出,胶原蛋白原料成本约为80/公斤,加工成成品后可以卖到1700/公斤。

“胶原蛋白的利润几乎为成本的10倍左右,这在业内已不是秘密了。”魏新国告诉记者,一般50毫升的胶原蛋白口服液价格在30元至50元左右,进口品牌价格稍高些,本土便宜些。此外,市面上销售的胶原蛋白产品,成分表里除了有胶原蛋白以外,还有其他多种辅料,也给产品暴利留下了操作空间。

记者在淘宝网搜索胶原蛋白,五花八门品类的商品多达三四百种,包括口服液、胶囊、饮料、粉面等直接食用的,还有眼膜、面膜、眼霜、洁面乳等衍生类产品。京东商城显示,同仁堂海洋胶原蛋白肽价格为989元。同样在京东商城,FANCL含三肽胶原蛋白的果味饮料价格为348元。

3亟待权威声音

与医师等专家群体“全是骗人”的质疑相反,生产厂家则坚称口服胶原蛋白“安全可靠”。一方是“全是骗人”的质疑,另一方又是“安全可靠”的自辩,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孰是孰非?这无疑让胶原蛋白保健品的事实真相愈加迷雾重重,更令消费者尤其是那些追求胶原蛋白“美容”“抗衰老”功效的女性消费者无所适从。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廉价药被最高限价误伤消亡 药价越控越涨

  外资医械巨头在华“深耕”提速

  我国制药装备企业还有三大劣势

  温湿度监管步入实操 新版GSP力求突破

  药辅升级尚欠备案制度细化东风

  多种中成药受质疑 未做评价致中医信任危机

  广东拟引导“低价购药”重挫医药股

  中医药“走出去”提速

  PE近期活跃度提升 看好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

  2013年我国医药进出口外贸形势分析预测

阿龙·切哈诺沃:个性化医疗遭遇个性化问题

爱尔兰制药业瞄准中国 去年医药出口550亿欧

探寻爱尔兰制药业的成功诀窍

新GSP倒逼医药物流变革 外企抢滩中国市场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300亿

中医药国际化取得突破

中药注射剂入选基药目录:不良反应可能增多

全球药品GMP实施下的中国姿态

赛诺菲到期专利药波立维入围基药 遭砍价五成

同药不同命!土洋仿药注册费相差30倍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