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基因编码MET受体(c-met)于被克隆。
1991年,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实验确定了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也被称为分散因子——SF)是MET的配体。MET是唯一已知的HGF受体。HGF与MET在质膜激活下游信号传导级联中结合,通过激酶结构域细胞质酪氨酸残基(Tyr1230,Tyr1234和Tyr1235)的磷酸化,导致MET羧基末端的双齿底物结合位点(Tyr1349和Tyr1356)的自磷酸化。
目前,临床上的MET抑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多项临床试验发现,MET异常过表达与临床不良预后(如肿瘤快速扩散和生存期缩短)相关。研究人员认为,MET和HGF过度表达可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和放疗耐受,并与远端转移和较短的无转移生存期有关。5月28日~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了多款MET抑制剂联合其他药物应用的临床试验数据,以下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IgG1类人源化抗体Ficlatuzumab
Ficlatuzumab(AV-299)是IgG1类人源化抗体,与HGF配体结合具有高亲和力,并能够特异性抑制HGF/MET的生物活性。
Ⅰ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Ficlatuzumab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具有良好的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联合应用的潜力。Ⅱ期临床研究推荐的该药剂量为20mg/kg,每2周1次。Ficlatuzumab单药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乏力、外周性水肿、头痛、腹泻;联合用药的主要副作用是皮疹和腹泻。
2012年在欧洲肿瘤医学会大会上公布的随机Ⅱ期研究,评估了Ficlatuzumab(20mg/kg静脉注射,每2周1次)联合吉非替尼(250mg/d),与吉非替尼(250mg/d)单药治疗对比研究的结果。这项研究并没有达到其主要整体反应率的终点。然而,Ficlatuzumab联合吉非替尼可以改善MET低表达亚群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并延长高间质HGF和潜在的其他生物标志物亚群患者的总生存期(OS)。
实体瘤治疗药物Rilotumumab
Rilotumumab(AMG102)是完全的人源化HGF/SF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G2。在纳入40例难治性晚期实体瘤患者的Ⅰ期临床试验中,Rilotumumab(20mg/kg,每2周1次)耐受性良好;临床生物标志物数据显示,血浆HGF浓度的增加与剂量和时间具有依赖关系;可溶性c-Met的水平似乎不依赖于剂量或持续时间。此外,大多数可用的患者肿瘤样本有MET表达。
几项Ⅱ期试验评估了Rilotumumab联合其他化疗方案及靶向药物对多种肿瘤类型的治疗。其中一项Ⅱ期研究,评估了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MET途径的生物标志物,显示Rilotumumab与表阿霉素、顺铂和卡培他滨联合用药,可使高MET表达患者的OS和PFS明显改善。MET的高表达也可能与卡培他滨不良预后有关。这些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在接受Rilotumumab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单克隆抗体TAK701
TAK701(HuL2G7)是人源化的IgG1抗HGF单克隆抗体。临床前实验显示,对于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因HGF诱导的EGFR抵抗,TAK-701联合吉非替尼可克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耐受性,并能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Ⅰ期研究中,TAK701剂量即使高达20mg/kg,每2周1次,也具有良好耐受性,且没有剂量限制性毒性,因此这项研究并没有达到最大耐受剂量。
TAK70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咳嗽、腹痛、便秘、疲劳、胃肠性肠梗阻、胸腔积液、尿路感染和呼吸困难。
单克隆抗体Onartuzumab
Onartuzumab(OA-5D5,OAM4558g,MetMAb)是大肠杆菌衍生的人源化一价抗MET单克隆抗体。传统的二价抗MET抗体具有潜在的激活作用,而不是抑制作用,MET信号通过诱导Met二聚化激活。相比之下,单价设计的Onartuzumab可抑制HGF结合力,而不引起MET二聚化激活。在Ⅰ期研究中,Onartuzumab静脉滴注单药或与贝伐单抗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耐受性良好。其单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乏力、外周性水肿、食欲下降、便秘、恶心、呕吐、发热、低蛋白血症和谷草转氨酶升高。不过在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