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 中药/API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药企“不务正业” 跨界忙做“非药”

眼见其他行业不断多元化、跨领域跑马圈地之后,原本一心埋头卖药的制药企业也开始尝试跨界,做起了非药生意。记者近期留意到,包括华北制药[-1.29%资金研报]、武汉健民[-0.31%资金研报]、广药集团、康美药业[-1.45%资金研报]、贵州百灵[-1.06%资金研报]等药企巨头陆续进入保健品、日化、快消等领域一展拳脚,而且此种趋势日渐明显。

  受药品价格管控、“马甲药”捷径被封、新药研发资金耗不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分析人士指出,药企转战非药市场将加速。

  药品难追非药市场空间

  “做药越来越难做了。”这是康美药业OTC总经理李从选在回应药企纷纷跨界做非药的原因。在李从选看来,药品是刚需,这是共识,但刚需即意味着弹性不足,而保健品和日化等大健康产品则属于弹性需求。

  “以做国内市场做得最好的OTC药物江中健胃消食片为例,也就做到1617个亿,而单单凉茶,仅加多宝和广药加起来就超过200亿了。”他如是比照刚性与弹性需求的差异。

  作为国内传统的中药饮片供应商,康美药业亦加入到了进军大健康的大军,推出了包括菊皇茶在内的快消品。“广药的凉茶,在一定程度上给药企们上了很好的一课,非药的大健康才是蓝海。”一位医药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如是认为,据其分析,近期越来越频繁的药品价格管控,也是促使药企加速跨界经营的一个客观因素。“药品价格受各方面的管控,而大健康产品的定价则灵活很多。”

  受药品是“特殊商品”的影响,目前大部分药品不仅最高零售价受到政府管控,连出厂价这一涉及药企核心商业机密的价格也被要求上报。更令药企们普遍感到为难的是,药品生产经营成本连年上涨,而价格则没有新低只有更低。

  日化品

  跨界意在应对“慢节奏”

  很多药企都在进军非药的大健康市场,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以华北制药为例,这家中国最老牌的国有化学制药企业,在之前的全国药交会上就在大肆推介该公司生产的深海鱼油类保健品,以及新开发的一款高端化妆品。

  “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必然,跨界经营其实是药企应对‘慢节奏’的策略。”广州帅克医药总经理梁烽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直言。“慢节奏”是国家食药监督管理总局旗下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近期提出的新名词,被梁烽用以解释药企跨界的无奈。

  据他介绍,目前,在美国批一个一类新药至少也就10年的时间,在中国做仿制药的时间也要5年。5年对很多药企来说是一个“耗不起”的时间,而“耗不起”的结果就是分流去做跨界产品。此外,研发费用的高企,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目前即便研发一个仿制药的费用也要500万,依照30%的通过率计算,静态成本已经高达1500万。

  “目前研发、招标环节的节奏都非常慢,而慢的结果就是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高企。尤其是时间成本,对很多企业来说‘耗不起’。另外药品政策不断变化,大家心里没底,也是导致大家因对医药产业信心不足而跨界经营的一个原因。”梁烽进一步指出。

保健品

  中药企业领头不务正业

  “中成药的企业,做跨界比较合适一点,纯化学药跨界难度偏大。”这是业内企业普遍的看法。据南都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国内主流的药企做跨界经营的不外乎三个方向,一是保健品、二是酒及饮料、三则是日化品。

  保健品方面,广药集团、健康元[-1.33%资金研报]集团均起步较早,前者旗下的白云山汉方药业为了聚焦非药的大健康产品,已经主动剥离了制药业务,其目前在主推高端灵芝孢子油,后者则一直在深耕西洋参保健品市场。

  跨界做酒和饮料的方面,目前包括天士力[-1.02%资金研报]、江中、白云山和黄等药企都在积极布局酒业,天士力打造的国台酒在业界已小有名气,江中和白云山和黄则分别在主推高端酒品牌宁夏朴卡酒、白云山神农酒。饮料方面,属广药集团和贵州百灵较为高调,前者从加多宝手中拿回红罐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后,已将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原料药升级面临拐点 API China参展企业新高

  国产高端药机进军国际市场 成最紧要问题

  2012年批准和上市的Top20畅销药物

  2012年FDA批准十大创新医疗器械

  全球医药贸易额飙升 药企外贸机遇尽在CPhI中

  药机行业面临新挑战 出口贸易还需谨慎

  2012年获美国FDA批准的新药临床评价及市场预

  今年中国经济或前升后降 大健康产业潜力大

  我国生物药规模将达八千亿 新型疫苗需求旺

  新GSP将实施 医药流通行业形成三大版图

保健品乱象源于监管失守

成本飙升 发改委降价或致低价中成药退市

3800亿基本药物市场待释放 需关注后续政策

国内市场仿制药盛行 中国的药外国说了算?

四因造成五月药市低迷

国际监管日趋严厉 原料药出口挑战中前行

第113届广交会:转变外贸方式仍是主基调

原料药出口:在挑战中前行

新基药目录引发渠道重调 独家品种成争夺焦点

中医药成京交会名片 58家企业吹响集结号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 中药/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