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通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的北京协和医药科技开发总公司等合作方合资成立了北京中民健医院管理公司,注册资本2564.1万元,公司持股51%,拟在北京东城区筹建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
但是,到了2013年9月,九州通对外宣布,已将51%的股权转让给成都云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于10月11日收回绝大部分投资。
九州通后来表示,之所以退出该医院项目,医院投资金额从2亿元增加到4亿元,短期难见效益,九州通在医院管理方面的经验缺乏也是主要原因,而且股东之间的想法不一样,存在分歧。
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也曾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买医院是当下市场热点,但热点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就会过去,从经营角度出发,投资医院盈利效果并不佳。”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关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则表示,“民营医院的毛利率基本接近30%,尽管谈不上暴利,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确实是一个利润很稳定的业务,就非常不错了。而且经营医院还有另外一大优势,即较为充裕的现金流,这些都是上市公司所看重的。”
而有券商研报表示,金陵药业进军医疗服务行业前景看好,尤其是整合存量医院,具有时间短,见效快,风险小的特点。其合作伙伴“鼓楼医院”在华东地区有着广泛的市场认同,其所代表的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政策难题
《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民营医院数量由2005年底的3320家,一路攀升至2013年底的11029家。近十年间数量增长超过两倍,与公立医院的数量差距不断在缩小。
而报告也认为:民营医院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民营医院在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上与公立医院还存在差距,在规模和质量上难与公立医院抗衡。
有业内人士认为,药企进军医疗服务领域,投资民营医院能否盈利,一方面,是要有像金陵药业这样好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最终能否落实到位也至关重要。
据记者了解,金陵药业投资宿迁医院,在税收政策上也获得了一系列优惠。
2003年,宿迁医院改制,就由原来的非营利性医院改为营利性,但在政府的关照下,却一直享受着非营利性医院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后的2009年,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发文规定,全国范围内的医院,凡属非营利性机构必须放弃财产所有权,因此,宿迁市人民医院在2010年7月1日起登记为营利性组织,并开始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宿迁市给予宿迁医院可以采取“先征后返”的纳税方式,即先上缴利润的25%,再返还地方税收,返还比例占到一半左右。
金陵药业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公司计划出手收购的医院有三个要求,一是标的医院必须是已建设好的医院,有一定的基础,这样有稳定的就诊人数;二是要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有医保指定资格;三是有增量的概念,收购后可以在技术上进行提升,使医院原有经营情况得到改善。
业内普遍认为,药企收购医院之后,对医院实施公司制管理,一般情况下是比新建医院较容易实现盈利。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被药企收购的医院中,仍鲜见三甲公立医院,而这主要是政策限制。
对此,九州通董事长刘宝林曾公开表示,“医疗行政部门说开医院要合理布局,要适宜规模,比如想办三甲医院就不行,只能办二甲的;想买国外的高级医疗设备也说不行要审批,这怎么能够调动民资办医院的积极性呢?”
事实上,此前药企并购公立医院仍是烫手的“山芋”。2012年,当时的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曾计划与曲靖市第二医院合作建院并投资,但因为股份制等问题,遭遇了院方工作人员抵制,尽管在当地政府主导下,最终仍不了了之。而金陵药业此次收购的安庆市石化医院早已完成了国有职工身份置换的改制,解决了后顾之忧。
北大纵横医药高级合伙人史立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级政府并不鼓励三甲公立医院变成营利性机构,再加上很多医生看中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和职称,他们担心改制后会失去这些,导致企业进入公立医院的难度始终存在。如果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出资人性质、医生多点执业以及医生编制等顶层设计不改革,企业收购公立医院一直都会存在相当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