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强生深陷质量危机 2010年大规模召回15次

它是全球最知名的公司之一,125年的历史中辉煌无数,在全世界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和价值成功;它稳居世界500强前列,更曾位居全美十大最令人羡慕的公司之列,红白相间的公司logo都在努力向外传达其专业、安全和温暖的价值取向它宣布自己“因爱而生”,它是强生(Johnson&Johnson)。

然而,自2005年开始,全球范围内,这家著名公司却不断爆出质量安全问题,大规模产品召回事件此起彼伏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一年时间里,强生已进行了从强生泰诺退烧药到人工髋关节置换物,从儿童止痛药美林到日抛隐形眼镜等几乎全类别产品在内的15次大规模召回,不完全统计召回损失6亿美元。

“因爱而生”的强生缘何问题重重?

强生“生病”

最近的一条坏消息把已深陷质量危机泥潭的强生又向深处推了一把。

2011年12月22日,由于药片不能迅速融化,强生旗下的麦克尼尔(McNeil)公司宣布召回著名止痛药布洛芬(Motrin),共涉及了约1200万瓶布洛芬。对于本次召回的原因,麦克尼尔公司宣称,通过对布洛芬药品样本进行测试,在接近药品保质期最后期限时,一些药片不能按照预期迅速融化。而就在两周前,因质量安全问题,强生在华最大子公司西安杨森代理的两款药物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SFDA)分别宣布紧急召回和限制销售。此前,由于同样的质量问题,这两款药物已经在欧美市场被宣布停止生产和销售,涉事生产厂家也在2011年11月11日彻底停产。其中一款抗癌药物“万珂”在全球最畅销抗肿瘤药物中排名第七,仅2010年的年销售额就已经达到17亿美元,属于强生药品序列的绝对明星产品。

比这更糟的是,这仅仅是强生数量庞大的产品召回中的又一次“新增”事件,而下一次会在何时爆发,没有人说得清楚。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强生婴儿油就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查出含有害成分石蜡油;2009年,强生婴幼儿用品再度在美国被检出含有毒物质二口恶英,随后其洗护产品“无泪配方”由于其概念炒作也遭遇了空前的品牌质疑。仅在2010年一年内,据不完全统计,强生全球涉及的大规模召回有15次之多500批次泰诺、40多批次的仙特明、930万瓶泰诺感冒药;召回约400万盒儿童抗过敏药可他敏和约80万瓶儿童止痛药美林,单隐形眼镜一个品类的产品,当年就召回总计近60万盒。

业界惊诧地发现,2010年几乎成了强生的“召回年”,召回产品应接不暇,而召回原因如出一辙质量安全。

“爆发如此大规模且多发的质量安全问题,应该可以说明,它的质量管控体系确实存在不小的漏洞。”国内某跨国制药公司研究专家表示,“从杨森到强生,能够看出有一些问题是带有相当共通性的也许,它长得太快了。”

强生“快跑”

作为世界上规模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美国强生公司的产品涉及范围遍布医疗器械、制药、个人护理等消费品,产品畅销175个国家和地区。

1985年,强生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988年、1992年、1994年和1995年又分别在中国建立了多家子公司。

1920年,偶然创意的创可贴使强生随后开始成为传奇如今,强生邦迪创可贴不仅以其产量超千亿的数量说明着自己的市场地位,更以其在创可贴领域的绝对霸主地位,成为营销学上的经典案例。

“当年我们在做市场的时候,很自豪的一点是,消费者到药店去买创可贴,他多半会说“我要一盒邦迪”“邦迪”这个品牌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成了创可贴的代名词,提到创可贴,他们不会想到别的品牌,直到今天,依然是这样。”著名医药营销专家关平对邦迪的品牌传播成功印象深刻,作为早年间西安杨森培育的第一批医药职业经理人,和他当年的同事一样,关平对西安杨森和强生,感情深厚。

作为强生在华最早设立的公司,直到今天,西安杨森依然在在华跨国药企中举足轻重由于进入中国最早,如今中国医药界最知名和最成功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中,身上大都或多或少留存有西安杨森工作或影响的印记,也因此,大家都公认的一个说法是,西安杨森是中国医药界精英培育的“黄埔军校”。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快速发展的印度植提物出口贸易市场

  借力“十二五” 药企倡导成立创新药物企业发

  美国FDA肯定复方口服避孕药收益大于风险

  专利到期潮引爆国内原料药企产能扩张

  药价虚高呼唤药品价格“药价透明”

  全面推进 新一轮县医院改革年底启动

  2012年医药行业新药研发 向全球市场需求转变

  我国医药企业欲进军欧洲医药市场

  “入世”10年 中药行业向“大健康”扩展

  跨国药企瞄准中国基层 全产业链现“迁华潮”

我国乳业遭遇质疑不断 乳制品安全打击消费者

药品降价等因素促使药企加速介入中药领域

医药研发外包前景好 外企加速并购中国CRO企

药价降三成 基药制度短腿仍存

“权力转移”改变全球医疗版图 中国前景广阔

中国将着力完善疫苗供应体系 重点建设5类项

中国医药艰难“渡海”买未来

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 监管被动致企业有恃无

抗生素使用量下降 医院却有“难言之隐”

医药行业或将迎来第29次大降价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