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生物产业飞速发展 四大问题亟待解决

国务院不久前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有关专家指出,生物产业发展目前还面临诸多困难,亟待有关政府、部门解决。

未来几年生物产业将进入飞速发展期

2010年9月,我国将生物产业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2013年初,国务院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生物产业细分为七个重点领域: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产业、生物能源产业、生物环保产业以及生物服务产业。

由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发布的《2012工业生物技术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预计生物产业规模有望实现25%的增速。2011年,我国生物产业出现了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

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2013至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到2015年,生物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产业年产值将达到7500亿元、4000亿元、3000亿元,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产业年产值均达到1500亿元。

四大问题待解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曾表示,我国与生物技术强国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生物产业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5年左右,产业化的差距在15年以上,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分析显示,我国生物产业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是仍处在粗放式发展的阶段,缺乏技术创新。生物产业跟大多数新兴产业一样,处于粗放式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典型特点是技术分散,中小企业很多,暂时没有主导性的企业去做产业整合的工作。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仍显严重不足,进展缓慢,成果稀少。且大多数产品还停留在单纯模仿仿制国外已经上市产品品种上,或直接引进,真正称得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

二是企业竞争力不强。国内的产业基础不够,规模不大,核心技术不多,企业竞争力不强。医药行业科研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行业集中度不够,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有创新力的小企业群体。近几十年来,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的科研路线。大部分机构的研发人员,在技术不成熟条件下盲目试验开发,急于求成,缺乏战略性的规划。

三是相关配套政策不够。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看,生物产业要想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能指望的一定是生物能源。根据《规划》,2015年国内生物能源年利用总量要超过5000万吨标煤,年产值达1500亿元。然而现实与规划差之甚远。近期国内生物柴油行业的老大——福建古杉集团希望卖掉位于北京大兴的生产厂,原因是根本收不够原料。生物柴油最重要的原料是地沟油,占原料来源的90%。现在地沟油收集渠道难以保证,这些公司很多无法生产。这需要相关配套政策大力扶持。

四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企业融资难。山西昌鑫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冬至告诉记者,他的生物化肥产品近年来热销到全国各地,深受欢迎。公司准备上市,但由于缺乏资金,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生物产业的产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类似的面临融资难的企业还有不少。这些生物产业公司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等在关键时候能给予资金支持,助他们走出困境,健康快速地成长起来。

发展生物产业可实行领导责任制

有专家提出,既然我国已经提出将在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那么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应认真对待,大力支持生物产业发展,并为其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实行领导责任制。有人士建议,各省应该建立省委书记负责制或省长负责制。只有高层重视,下面才能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推进才能更顺利。比如,在生物产业之前,国家已经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践证明,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有的省搞了一把手负责制后,文化产业发展红红火火;而有的省领导力度不够,推行的力度也就明显不够。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超四成药企逾期未报 发改委药品出厂价调查遇

  一家之言:公立医院改革出路在于实现医疗资

  广东药品采购变脸 改革动向引关注

  生物产业飞速发展 四大问题亟待解决

  百时美施贵宝发布2012年第四季度业绩及2013

  华润三九拟收购贴膏龙头企业桂林天和药业

  甘肃独一味2012年度营业额增长9.67%

  诺华公司发布2012年财报 净销售额同比下降3

  强生考虑出售或剥离诊断设备业务 业务规模为

  Roland Berger:2016年新兴市场在全球医药行

广东药品采购变脸 改革动向引关注

一家之言:公立医院改革出路在于实现医疗资

大型制药企业对重磅炸弹产品的依赖度分析

欧盟62号令抬高进口门槛 我国原料药企业面临

日本调整对我国卫生用品进口策略

华润三九高溢价收购天和药业 产业资本接棒并

廖新波:对“高州模式”的几点反思

2020年前多数城市医保或透支 缩减开支成唯一

廖新波:对“高州模式”的几点反思

创新医药物流发展新趋势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