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致命病毒为何难攻克? 人类与流行病是场持久战

在人类历史中,瘟疫一直是令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有时一场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数比一场战争要来得更惨烈。名着《十日谈》以14世纪的欧洲黑死病为背景,讲述7名妇女和3名男子为躲避瘟疫而逃离佛罗伦萨。肺结核、麻风、天花等这些令古人谈之色变的“绝症”,本身就是一部人类与病毒抗争的史书。如今这样的斗争也在持续着,如艾滋病、不断出现的甲型流感,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如今,这些致命的病毒为何如此难以攻克?

源头动物病毒找上人类是因为生活方式?

埃博拉病毒最早并不是在人体内发现,而是在动物体内。类似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在人类的历史上,很多致命的病毒都来自动物。人类的感染,也与社会发展和生存条件密不可分。

“埃博拉”是非洲中部一条河流的名字。

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夺走沿岸55个村庄数百人的性命。事隔2个月,这一病毒又肆虐苏丹。在随后近40年的时间内,埃博拉病毒几次露出锋利的牙齿。1979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苏丹。销声匿迹近15年后再次席卷刚果和加蓬。

根据目前的研究,野外的果蝠很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动物宿主之一。至于人类为何会感染埃博拉病毒,要从自身的生活习惯上找原因。

据科普网站“果壳网”医学编辑张雪对新京报记者介绍称,埃博拉病毒最早并不是在人体内发现,而是在动物体内。非洲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原因与两个生活习惯有关:一个是他们有生食动物的习惯,如生食含有埃博拉病毒的猴子或者果蝠,还有就是殡葬习俗——人死后,会把人的尸体进行开膛,对肠道进行清洗,把食物残渣清洗出去,这个过程中,人很容易感染埃博拉病毒。

类似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在人类的历史上,很多致命的病毒都来自动物。人类的感染,也与社会发展和生存条件密不可分。

在历史上,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西方人带来的感冒和天花,杀死了大批印第安人。而原住民传染给欧洲殖民者的病症,只是不会致命的梅毒。

实际上,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著名的大规模致命的传染病,包括天花、流感、疟疾、鼠疫、麻疹、霍乱,再加上近年来的艾滋病、禽流感、口蹄疫等,都是人类从动物那里承继而来的。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理学家戴蒙德在着作《枪支、细菌、钢铁:人类社会的各种命运》中指出,人类传染病的病毒与病菌是农耕社会家畜与家禽饲养业的产物。旧大陆农耕社会里发达的饲养业以及密集的人口居住方式,是传染病的温床。

今年2月的埃博拉病毒暴发已经在西非夺去了近千人性命,另有1600多人感染或疑似感染。

史上最严重的暴发和蔓延之势让人类警觉。许多国家的卫生机构都开始加紧了治愈埃博拉的研究。

研究治不了病毒是因为缺钱?

埃博拉病毒虽然致命,但只是偶尔暴发。而且自从1976年首次暴发之后,传播范围从没有走出非洲。有一种相当刻薄的说法:“距埃博拉治疗方法面世,还有50个白人受害者的距离。”

201488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实验和传染病教授邱华彦(Charles Chiu)和他的团队还在等候正在西非流行的埃博拉病毒样本送到实验室,分析并寻找病毒的基因序列。

目前,邱华彦的实验室中使用的样本来自于前几次在非洲中部暴发的埃博拉病毒。

“因为还没有拿到此次病毒的样本,所以我们目前还没有开始对在西非和中非暴发的埃博拉病毒进行比较序列分析,”邱华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现在有药物或疫苗宣称可以预防或者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但都没有经过动物(猴子)实验。研究埃博拉病毒的机构,并非只有邱华彦所在的实验室一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就已经开始了埃博拉疫苗的实验,但至今仍没有疫苗获得批准上市。

研究本身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埃博拉病毒暴发是偶发性,所以想要找一个高危病人做实验并不容易,这一点和艾滋病的研制区别很大。

但最为重要的还是“钱的问题”。即使埃博拉病毒在西非残酷地吞噬人们的生命,但是对于大型制药公司来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研究埃博拉的药物和疫苗,并没有多大的商业价值。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药品流通行业正在加快转型发展

  我国医药行业社会责任提升空间大

  短缺药全国招标 定点复产乏力

  社会办医“六扇门”:专项核查即日启程

  中医药法医师分类争议 执业中医师难开诊所

  各地低价药目录陆续出台 经典老药难回归

  药企“选产品”的“4+1”体系

  达沙替尼的定价城府

  基因测序如何自主创新?

  基因测序终获通行证:市场千亿 抢滩战开打

国有药企混改前路不明

麦肯锡:互联网技术每年可为中国医疗节省61

立普妥新增诉讼上千起 辉瑞该如何应对?

生物药企未来资本操作趋势:一边拆一边并

基因测序普遍应用仍待临床准入

医药行业的大赌注:预测收入分歧最大的在研

罗宾威廉姆斯之死和抑郁症的药物研发

福建药品招标再掀“唯价格论” “三明模式”

儿童药研发为何步履维艰

病毒,与生命如影随形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