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 中药/API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生物医药将局部突破 审批时间过长成困阻

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环境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来自国际的新技术浪潮,正在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努力跟上世界潮流,国家政策的大力激励给生物医药产业注入了鲜活的生机,而庞大的内需市场又充满了商业潜力。

5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将生物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时承担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的重任。此前,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处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预计生物产业产值到2015年将达3.6万亿,较2011年产值1.5万亿增长一倍以上。政策利好,正带动生物医药产业风云涌动。

生物医药是生物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是一个生物医药产业大国,但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相比,还处于低端地位,中国生产的绝大多数是仿制药,国际差距大,这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符。不过,客观地说,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处于成长期,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仍未完全定型,这为我国在局部领域实现突破提供了机遇。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政府都已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来培育,通过采取不同政策和措施加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企业有700余家,2009年总销售收入约753亿元,是医药行业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然而,和许多新兴产业一样,生物医药产业在起步阶段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融资难、研发能力薄弱、新药审批时间过长等诸多制约。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市场大多是支持盈利的,对烧钱的生物医药研发难以保持持久的热情。鉴于中国资本市场一直以来很少得到某个具有影响力的项目的丰厚回报,资本的胆子也越来越小,愿意介入生物医药的资金也就越来越少。尽管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但企业的融资渠道却始终不够宽泛、多样,国内懂行又有长远目光且具有持久耐心的投资机构真可谓凤毛麟角,加之生物医药从研发到上市销售的周期太长,几乎没有一笔资金愿意或者有能力从研发初期一路陪伴到最后,通常都在半路劳燕分飞。

正因为如此,药物研发投入偏低、新药畸少,成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切肤之痛。建国60多年来,我国创制的获得全世界承认的新药,迄今还只有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两种。中国目前的生物医药研发大约落后西方同业20年至30年,且大多数属于仿制药,平均新药开发的费用仅占销售额的2%。“十一五”期间,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不到3%,重点药企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约为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药用明胶原料价格上涨20% 医药行业面临成本

  生物技术产业:卖方市场的全球并购

  中药注射剂:重拾信任要靠产业升级

  2012年一季度:人参植物提取物担纲中药出口

  中药注射剂市场回暖 前景可期

  首季VC出口告急 原料行业亏损严重

  国内原料药行业高成本下“问道”

  零售药店规模同比攀升 OTC国内市场稳健上行

  环丙沙星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前景看好

  中成药“出国”另辟蹊径

中成药:国际医药市场中正初露锋芒

心衰诊疗观念转变 中药治疗面临机遇

VC反垄断案烽烟再起 国内VC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余姚区域统筹发展中医药见成效

生物产业十二五冲刺 生物医药成最大赢家

维生素市场:停产检修难改低迷行情

IMS预测:2016年全球药品支出将达到1.2万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行 中西

大物流背景下国内市场医药流通蓄势

医药临床试验“钱景”广阔 CRO龙头扩张忙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 中药/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