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桂龙药业偷改药品生产工艺 陷入争议漩涡
本文章共2648字,分2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又一家知名药企陷入擅改药品生产工艺的漩涡之中。

日前,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安徽省食药监局”)检查发现,桂龙药业(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桂龙”)桂龙咳喘宁胶囊等部分品种生产批次实际生产未执行国家标准,已责令企业进行缺陷整改,移交稽查立案查处。

安徽省食药监局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该局现场查获了两个批次实际生产未执行国家标准的桂龙咳喘宁胶囊,目前,这两个批次药品销毁工作正在进行中,而此事件对桂龙药业的市场影响尚难预料。

事发

68日,安徽省食药监局药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信息通告公布了30多家药企日常检查缺陷。

通告显示安徽桂龙批号140901复方青橄榄利咽含片浸膏提取批生产记录中未体现过滤工序,工艺规程规定“开启单效蒸发浓缩器,将全部提取液经过单效蒸发浓缩器,药液温度6080℃”,但实际为提取未结束就开始浓缩,且温度为83℃。部分品种生产批次实际生产也未执行国家标准,如桂龙咳喘宁胶囊(批号20131230),2010版药典标准中规定桂龙咳喘宁胶囊为3次提取合并浓缩,2015年前的实际生产为热回流提取浓缩。安徽省食药监局表示已责令企业进行缺陷整改,移交稽查立案查处。

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条明确规定,药品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药品生产企业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必须报原批准部门审核批准。

桂龙咳喘宁胶囊是扶正固本、治疗咳痰喘的纯中药制剂。药典标准规定的制法为以上十一味,桂枝与部分白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剩余的白芍与其余生姜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半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60℃),加入上述细粉,混匀,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业内人士介绍,热回流提取浓缩是利用热回流提取浓缩机机组一次性对原材料进行提取和浓缩。

此事涉及到哪些品种和批次?安徽桂龙相关负责人杨勇仅对记者表示,目前不便对此事提供具体的细节。“当然,我们将与所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确保上述通告提到的事宜尽快得到满意的解决。”

查处

71日,安徽省食药监局稽查处处长赵俊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13日~14日,该局药化生产监管处在马鞍山市局人员陪同下对安徽桂龙进行了飞行检查。

他表示,检查中发现该公司2013年至2014年间生产的桂龙咳喘宁胶囊存在部分批次未按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进行生产;并于518日将此案移交省局稽查处核实。该处于522日对此案进行了核查。“现场查获了两个批次(批号2014021720140218)实际生产未执行国家标准的桂龙咳喘宁胶囊,一批为60件,另一批为61件。”赵俊强说。

据赵俊强介绍,安徽桂龙对擅自改变生产工艺的解释是,一是从环保节能的角度考虑,二是企业自已也做了药效对比,改变此生产工艺并不影响药品效果。2014年底,安徽桂龙在新版GMP认证时,已纠正了擅自改变生产工艺的行为。

事实上,“银杏叶事件”风暴起因正是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擅自更改银杏叶提取工艺等违法行为。桂林兴达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目前广西药监部门已依法收回该公司药品GMP证书。当地药监部门已依法将本案及有关线索移交公安机关,严肃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安徽省药监局一位长期从事药品生产监管的资深人士个人认为,安徽桂龙擅自改变药品生产工艺的行为和桂林兴达的行为危害程度不是一个性质的,随着技术的进步,药品生产工艺是可以变更的,但需要提前向监管部门报备。

那么桂龙咳喘宁胶囊等品种未执行国家标准生产是否会影响到药品效果?是否需要召回?

上述人士表示,桂龙咳喘宁胶囊等品种未执行国家标准生产是否会影响到药品效果,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结论,但该局对涉案批次的药品都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海正药业联手法国赛诺菲公司探索糖尿病治疗

  22亿港元!吉林敖东拟出资设立香港子公司

  零差率带给中国的处方管理机会

  媒体:药品定价放开后部分低价常用药价格翻

  旧模式走向灭亡,百万药代穷途末路?

  医药“玩转”在线服务 招标放价 药价或会下

  动物疫苗合作论坛精彩抢先看

  “互联网+医药”仍在卖概念阶段

  GSK与中国本土药企合作,是为了挽救在华形象

  我国抗生素滥用已造成环境污染:年使用16万

佛山去年来假药案九成多涉性药

中恒3.2亿增资以色列药企Oramed 加码口服胰

HIV疫苗开发突破性进展

银屑病新药大获成功

绿叶制药盐酸安舒法辛缓释片(LY03005)获批中

诺华的LCZ696可能会尝试新的定价方案

坏死性肌病:他汀是罪魁祸首吗?

上海医药获自贸区进口药品电子监管码赋码试

$1.25亿优先审评券派上用场,吉利德向FDA提

“救命药”竟成“夺命药”——PI3K抑制剂促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