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1月8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印发“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社保卡将加载支付功能,支持各类缴费和待遇享受应用,同时将与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合作,建设统一、开放的医保结算数据交换接口,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相关机构开展网上购药等应用。在坏消息不断的2016年,这给医药电商似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支付宝与微信
行动计划里提到“加快推进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付结算平台,广泛借助合作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支付渠道,拓展社保卡的线上支付结算模式”,在中国市场这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就是支付宝与微信。
实际在人社部发布行动计划之前,已经与两家第三方支付巨头展开了试点合作,2016年4月,深圳人社与微信签署合作协议,在深圳6家医院试点微信医保在线实时结算打通,翌月,深圳人社又于支付宝签署合作协议,同样在深圳6家医院试点支付宝医保在线实时结算。不久后10月微信又与浙江省台州市人社合作开通医保在线实时结算,11月支付宝与安徽芜湖人社合作开通医保在线实时结算。一前一后,微信与支付宝两大巨头都开始了医保合作,而合作对方都是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可见人社此次发文酝酿已久,并通过各地的试点了解了实操性这才发的文,虽然未见公开报道,我们猜测人社应也在与商业银行进行类似的试点。
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来说,这一步也是早在规划之中,2014年,两大巨头分别发布了自己的未来医院(支付宝)和智慧医院(微信)规划,这个规划的第一步均是打通院内各种流程,做到线上预约、挂号、付费、取报告等以节省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就医效率,而第二步则是打通医保、商保以服务更大范围患者。和人社的合作与巨头们的第二部是契合的,略微需要强调的是在两家巨头的第一步医院里的支付宝微信付费与第二步的打通医保、商保有区别,目前大多数的已开通未来医院智慧医院服务的医院里通过支付宝微信付费所有的费用是由消费者出,而第二步的打通医保、商保则是指通过支付宝微信医保实时在线结算,具体是指在需要支付的医疗费用中自动计算并扣除社保统一支付的部分,个人只需要在支付宝里支付剩余的部分。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人社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位与支付宝微信的未来医院以及智慧医院还是有本质区别,支付宝微信目前的社保打通是基于内置于其移动App中的相应医院模块,也就是说如果患者在电商平台购药或者是在其他的App比如好大夫、微医等挂号或者购药时是无法享受到支付宝与微信的医保实时在线结算能力的。而作为政府部门,人社需要的是安全有效且开放的社保支付通道,对于人社来说,更合理的场景是患者在线进行医疗消费时,无论在哪里购药,在最后选择支付费用时,人社指定的支付通道如支付宝、微信、商业银行银行卡等能够自动的进行医保在线实时结算,允许消费者只支付个人需要支付的部分。
早已开花的在线医保支付
应该说在更早前各地就已经开始了医保在线支付的尝试,有记录最早进行尝试的是天士力大健康平台,天士力公司2014年初就开始在天津试点糖尿病医保在线联网结算,天津本地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直接通过社保卡卡号和密码签约注册天士力大健康平台,在网上进行糖尿病药品预定,销售医保在线报销及送药上门的服务。该服务迄今运转良好,天士力公司致力于将更多的天津糖尿病患者纳入平台的管理之中。
此外2015年4月浙江海宁老百姓药房B2C电商网站也开通了医保支付功能,患者在线购药时会提示药品是否医保药品,如果海宁市民医保药品选择货到付款方式下可以进行医保支付。成大方圆的医保支付也是类似模式,沈阳市民可以直接在成大方圆的B2C网站下单后选择货到付款进行医保支付。与此相比2015年8月开通的广州健民B2C网站在线医保支付更为便捷,广州市民在广州健民网站购买医保药品后可以在支付时输入医保卡号和密码验证后直接从货款中扣除医保支付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