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10月26日电 /美通社/ -- 首届全球性国际糖尿病领域学术大会“注射技术和治疗论坛及专家推荐”(Forum for Injection Technique & Therapy Expert Recommendations ,简称“FITTER”)于10月23日-25日在意大利罗马盛大召开。2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在罗马会场就全球糖尿病领域胰岛素注射技术等相关话题进行学术发表。同时,中国北京分会场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与罗马会场现场连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陆菊明教授坐镇北京分会场,与全国8个城市的500位内分泌专家共同见证大会报告并开展学术讨论。
在FITTER大会期间,全球最著名的150多位糖尿病领域专家针对最新发布的2014-2015《全球注射技术调研》(ITQ)结果进行深入探讨,将最终达成一套全新的《注射技术、药物输注和安全给药共识》,帮助改善全球3.87亿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此共识将于近期发布。
作为FITTER大会的13位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在罗马大会致辞中强调:“FITTER大会旨在为所有关注糖尿病药物输注的医护人员提供最新的临床证据,分享全球最大规模的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调研结果,发布最新的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专家推荐,从而进一步提升糖尿病药物输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全球糖尿病患者的良好血糖管理保驾护航。”
在中国,FITTER得到了各地专家的大力支持。除了北京专场,国内分会场还覆盖了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成都、武汉、上虞等7座城市,并邀请各地资深的糖尿病专家担任各个会场的主席。他们分别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委、上海市华山医院胡仁明教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延兵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马中书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糖尿病学分会副主委、江苏省人民医院杨涛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委、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伟教授,湖北省内分泌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徐焱成教授,浙江省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委、内分泌学会副主委、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楚教授。
注射技术教育与胰岛素注射、均衡饮食及锻炼同样重要
《全球注射技术调研》(ITQ)针对41个国家共13,298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和研究,其中包括3,853名中国患者、100名台湾患者。此项研究发现,在这些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平均值为8.47,远高于血糖标准值。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在罗马会场发言中说道:“包括中国在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依旧不容乐观,缺乏注射技术教育、对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重视的是,这些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很有可能成为糖尿病合并症发生的高危人群。”
对于糖尿病管理来说,注射技术的教育与胰岛素注射、均衡饮食以及体育锻炼同样重要[1][2]。但是,据全球注射技术调研(ITQ)结果显示,在中国,超过80%的患者多次重复使用针头,近30%的胰岛素治疗患者发生脂肪增生现象,超过50%的患者曾在脂肪增生处进行注射。面对种种操作误区,专家们一致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共同创建糖尿病护理领域里程碑,将注射技术提高至与胰岛素、饮食、运动同等重要的地位。
对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陆菊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解释:“针头重复使用、不进行注射部位轮换易造成皮下脂肪增生。在脂肪增生处注射疼痛小,很多患者喜欢在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这样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减少或不稳定,造成血糖波动进而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我国规范注射的教育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