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疗器械市场“洋垄断”亟待打破

在《中国制造2025》中,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受到普遍关注。不过,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进口医疗器械却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这再度引发业内对“洋品牌”垄断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担忧。

中高端产品清一色“外国造”

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进口医疗器械呈持续增长态势。2012年、2013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货值分别为124.72149.7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56%20.07%2014年,进口货值为157.71亿美元,同比增长5.32%。济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医疗机构对进口医疗器械的需求仍不断增加,201517月份,仅济南地区医疗器械进口货值4148.43万美元,同比增长39.66%

与进口医疗器械持续增长相比,洋品牌对国内医疗市场的垄断格局更令业内人士担忧。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在我国医用器械领域,约80%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均被外资企业垄断。在部分领域,进口设备的覆盖率甚至可达100%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引发对智能化、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而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国内产品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三七开,这是业界公认的。”一位从事专业从事医疗设备进出口的外贸代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现状看,国内医院九成中高端影像设备都是外国造。从全省看,大型中高端影像设备几乎清一色外国造。”

市场垄断“抬高”医疗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少数国外品牌垄断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产生了种种乱象,导致医疗成本不断攀升,加剧了“看病贵”的问题。

济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处机电化矿科副科长魏筱洁表示,由于少数外资品牌掌控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导致该类产品价格长期虚高。“通用、飞利浦、西门子的医疗设备在我国的售价普遍比欧、美、日等原产国高50%100%。例如Tomo放射治疗设备在欧美日等国家多为250万美元,在我国则为500万美元以上;同样,螺旋CT产品在国际市场报价150万美元,而国内市场报价往往是200万至250美元。”

据了解,进口医疗器械经销商对检查类器械通常采用“免费赠送设备、捆绑使用耗材”的营销模式,抢占中国市场,用耗材盈利。这种模式虽然让医院免费获得了先进医疗设备,但却将高昂的耗材成本转嫁给了病人和医保资金,对刚起步的国产高端医疗器械行业产生巨大冲击。“以血透机为例,捆绑使用的耗材价格每套比普通耗材至少高100元,这样国外品牌从1台血透机上每年可多收耗材费至少12万元,而进口1台血透机价格只有121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大医院的大型设备,CT机、核磁共振仪等,基本只能依赖购买保修合同来保证设备运行,年保修价格更是从十几年前占合同费用的6%飙涨到目前的近15%。售后市场长期处于被外资企业垄断状态中,导致维修、耗材等价格昂贵,成为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医疗器械利润的主要来源。

魏筱洁表示,进口医疗设备价格、维修、耗材费用居高不下,直接导致医疗成本不断攀升。此外,目前,进口医疗设备的售后与维修均由国外公司专门人员实施,一旦由于单方面原因导致维修延时,耗材供应中断,设备的使用将面临瘫痪。再者,高端医用设备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医疗诊断、治疗数据和患者医疗档案等信息安全同样面临风险。

带“病”入境时有发生

在仪器诊疗已成为主要手段的当下,各医疗机构把拥有进口医疗器械、尤其是高端进口医疗器械作为增强实力水平和提升竞争力的优先选择。出于吸引患者,增加医院收入,相互竞争攀比等多种原因,一些医院陷入了“设备至上”惯性思维,竞相购买各类高端进口医疗设备。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限抗令再次发布!安徽负面清单大范围推广

  发改委称涉嫌垄断当地否认 安徽药品带量采购

  药品价格基本靠市场竞争形成

  “史上最严限抗令”升级 评价结果与绩效挂钩

  四川近期医改重点明确 试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

  跨国药企给药店上柜费被工商处罚!

  全球抗肿瘤药年度开支超千亿美元 国内药企站

  “医药O2O”悄然进军深圳

  54个药品被踢出广东市场2年!

  因违规推介“万艾可” 辉瑞上海“陈列费”被

全军统筹:2015年关于公示生产企业与经营企

食药监最严自查公告仅吓回两成药物注册申请

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用标准化保

制药公司增速下滑 新业态向好

互联网医疗:药店不该透支自己的未来

上海医药纯利增长16% 下半年行业面临挑战

中恒集团女董事长涉嫌单位行贿罪被查 人事地

浙江省:2015年关于变更交易系统内部分企业

海南省:关于印发《2015年海南省医疗机构药

全球首个口服GLP-1降糖药semaglutide进入II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