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美新医改的异同:革命谈何容易

中国新医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而美国的新医改尚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中美两国政治体制和公共政策决策机制不同,因此其“征求意见”的特色也有所不同。在中国,公共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是行政部门,“征求意见”颇为集中化且讲究不争论,各类研究机构(智库)和有关协会撰写“万言书”,均以内部报告的方式递交有关政府部门。在政策定案之后,有关建议书也鲜有公开发表,只是有些媒体披露一鳞半爪。

美国公共政策的“征求意见”过程不仅分散,而且充斥着激烈的争论。美国总统看起来权力很大,但对公共政策,大多只能提出“征求意见稿”。定稿者是国会;当然,总统如果不满意国会的定稿,可以动用否决权。对有关公共政策的议案,国会议员首先要公开争论一番。民间智库、利益相关者的协会、学者们也会利用各种场合,大张旗鼓地辩论。国会有时也会邀请各方人士,举行公开听证会。

这两种“征求意见”的体制孰优孰劣,不是本文的话题。有意思的是,由于美国医改的政策辩论热闹非凡,于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不少中国人自然也对此兴味盎然。有些中国人乃是纯粹对美国感兴趣,但多数中国人还是想从美国的经验教训中汲取一些可供中国借鉴的东西。

虽说美国与中国的可比性不高,但是同搞医改,毕竟有不少事情是相通的。有关美国医改的报道和评论,常常是把不少美国话直译成中文,让不少读者云里雾里。本文试图用中国新医改的语言,解读一番美国的新医改。所谓“新医改”,就是“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简称。美国这次也是“新医改”,乃是因为克林顿在首任总统期间由希拉里主持曾经搞过一次医改,可那一次绝不是“基本不成功”,而是完全不成功,希拉里为此郁闷了好几年。

中美新医改都因看病贵

美国为什么要搞新医改呢?其中的缘由同中国有几分相似,但也有不同。中国是“看病贵”、“看病难”,美国主要是“看病贵”,看病并不难。中国人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或者说老百姓不满的主要原因,是所谓的“供方诱导的过度消费”,即医疗机构普遍多开药、开贵药、多检查。这种情形在美国即使有,也的确是少数。美国人看病贵,主要原因如下:

1.美国医生的收入,那是相当的高。(顺便说一下,这就是美国看病不难的根基所在。医生们挣大钱,年轻人才愿意学医,老百姓看病才不难。中国有不少老百姓抱怨看病难,但同时希望医生“奉献”。)

2.美国的创新多,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的东西自然就贵。

3.美国医疗服务的品质比较高,不仅乱哄哄的医院很罕见,而且病人哪怕是在乡村诊所看病,如果病情危急需要紧急转院,就会有直升飞机降临。美国政府倒是很听毛主席的话,“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不少人气不旺地区开设了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且以相对高薪聘请医生们去那里服务。

4.美国不流行多吃药,但流行多检查,主要原因是为了防范患者诉讼,这就是所谓“防范性诊疗”。道理很简单,万一检查不足,一旦误诊、错诊,打起官司来,医疗机构就会财名两失。

美国医保费大涨

带给企业沉重负担

美国看病治病这么贵,没有医疗保险是万万不能的。医疗费用越来越贵,医疗保险的保费自然就会水涨船高。在过去的八年内,美国医疗保险参保费可谓“一飞冲天”,居然翻了一番,是工资增长幅度的3.7倍,而且各种各样的医疗保险还增加了参保者的自付部分,例如提高自付比、增设起付线、设立封顶线等等。参保者的负担自然加重了。

美国医疗保险保费大涨,还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通用汽车闹到了“破产保护”的地步,其员工医疗保险费太高,也是其中的一个小因素。医保影响到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这可是一个大问题。要明白这一点,必须说一说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院士:医疗体系建设是医改基础 好政策还需能

  欲收购阿斯利康?辉瑞须回答三个问题

  微利下的流通创新实践

  开启海洋药物研发新格局

  廉价药之殇

  细数全球无创产前检测“弄潮儿”

  也谈美国EHS管理——借鉴国际经验提升我国医

  “后辉瑞”时代 万艾可仿制大战一触即发

  低价药限价取消 日均费用标准引争议

  取消进口医疗器械超国民待遇 自主品牌如何竞

医院药房:期待医改下的二次转身

陈凯先:新药研发现状和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改政府而非改医院

“社会力量”办医不等于“社会资本”办医

我国基因检测产业如何发展?需做好三大准备

中医药服务价格不可“过廉”

外资医药整合:辉瑞默沙东赛诺菲雅培四方生

平衡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与资源分配

跨国企业缘何亲睐收购中国生命科学公司

低价基药或将摆脱“中标死”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