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新一轮扩产潮:抗生素市场又受追捧

2010年开始,我国抗生素进入新一轮扩产潮。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开始集中扩产硫氰酸红霉素,2011年国内该原料药的市场总产能有望突破万吨。另外,氨曲南、磷霉素等小品种抗生素药物也备受关注。这一轮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项目投资热的特征明显:我国抗生素产业正在全球争取更多市场份额,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并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随着抗生素中间体硫氰酸红霉素价格的水涨船高,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开始集中扩产硫氰酸红霉素,2011年国内该原料药的市场总产能有望突破万吨。

325,四川科伦药业发布公告,将投资39.923亿元生产硫氰酸红霉素(以下简称硫红),头孢系列中间体产品。

328,在四川科伦药业的股东大会上,公司总经理刘革新介绍说,之所以要进军抗生素领域,是看到了其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科伦药业预测,其伊犁抗生素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8亿元,净利润14.84亿元。项目总投资利润率37.17%,投资回收期6.36年(含建设期)。刘革新说,上述利润预测是经过了两大压力测试,即在抗生素产品价格的最低点以及同行业的领头企业亏损10%这两项极端条件下计算出来的。

而据上海证券报调查,除了科伦药业外,还有若干企业正在摩拳擦掌,欲分硫红一杯羹。如山东方明药业、宁夏太平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

据知情人士透露,山东方明药业的投资规模为5.36亿元,计划建设1500吨硫红的产能;而宁夏太平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也计划未来打造2000硫红新产能,投资规模将达到5.3亿元。

硫红市场迅速升温

据专业人士介绍,硫氰酸红霉素不仅是新型半合成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关键中间体原料,还是兽用抗生素。数家企业的集体扩产将迅速推动硫氰酸红霉素市场的升温。

据健康网原料药行业研究员周健预测,如果加上2011年所有正在扩产企业的新建产能,2011年中国硫红市场的总产能规模将突破万吨。而2010年的国内总市场规模为7000吨,2011年的增幅不出意外的话,将达到40%左右。

众企业为何对硫红情有独钟?

据健康网的原料药每日价格显示,从2010年到目前,硫红的单价一直在稳步上涨。在2010年下半年,硫红的单价还在430/公斤上下,到330,其价格已经飙升到550/公斤。

近期硫氰酸红霉素还出现有价无货现象。据周健介绍,几大企业货源相对短缺,价格上没有太大变化,目前市场报价在530550/公斤,成交价格略低;质量稍微差些的产品,价格虽然相对低一些,货源也比较紧张。他还表示,2011年上半年新投产企业很难出货。

小品种亦受追捧

事实上,自2010年开始,抗生素就进入新一轮扩产潮。氨曲南、磷霉素等小品种抗生素药物也备受关注。

福安药业2011322上市。据公司一位人士介绍,该公司拥有先进的氨曲南原料药工艺技术,2009年氨曲南原料药市场占有率为48.09%,稳居市场第一位。公司计划总投资12771万元新建氨曲南原料药车间,达产后氨曲南原料药生产能力由目前的40/年提高到110/年,项目建设期为两年。

据介绍,氨曲南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治疗优势使其原料药销量从2006年的4.56吨增长至2009年的84.91吨,增长18倍。

而自2010年超级细菌爆发以来,相关药企也正在布局磷霉素产业。据相关人士介绍,磷霉素入选卫生部治疗超级细菌的药物目录后,以其安全、优越的治疗效果,迅速成为抗生素市场的新宠。在对抗超级病毒的战役中,磷霉素的需求量开始井喷。

据知情人士介绍,2010年底,原料药生产巨头东北制药为应对超级细菌,借整体搬迁投入50亿元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其中一部分将投向磷霉素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目前,磷霉素普遍在基层推广,在社区医院,乡村诊所应用非常广泛。在广大的二、三线市场,存在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产能过剩,原料药出口之痛

  新降价令砍去100亿 药企“出血”不止

  2010全球最畅销药:立普妥居首

  降价令考量药品零售企业 药店恐遭沉重打击

  日本本土原料药生产受损 中国药企或存机遇

  新医改给力医疗器械市场 产品营销成败在售后

  医药电子商务迎拐点---基药采购电子交易平台

  专利期袭来 跨国药企中国撒网捕鱼

  创新药市场转化待破局

  如何提升人参产业国际竞争力

东盟,中国企业“掘金”新舞台

抗辐射中药或成行业新亮点

2011年医药产业总产值预测达15500亿

中药迎来进军俄罗斯市场关键期

3.0时代业外资本敏锐“触电”

2010年“重磅炸弹”级药物销量排行

三股“寒流”夹击 浙江中药企业抱团渡难关

药品集中采购机制敲定“量价挂钩”方向

同一市场3种药价制度并行:价格管制不能治百

体外诊断行业前景可期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