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药物研发策略正在剧变,全球都在变!

现在许多公司又认识到,他们早期的管道已经变得越来越薄弱。因此,早期药物的发现研究最近重新成为这些公司经营的关键点。不过,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策略已经发生显着改变。

药物发现一直是药物研发漫长价值链的核心部分之一。然而,最近几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重磅炸弹”药物专利到期的压力,几乎所有制药公司都在专注于后期阶段候选药物的开发。

但是,现在许多公司又认识到,他们早期的管道已经变得越来越薄弱。因此,早期药物的发现研究最近重新成为这些公司经营的关键点。不过,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策略已经发生显着改变。

药物研发新策略

全球制药行业新的研发策略在不断演变。小分子虚拟药物筛选模式原来一直是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关注的重点业务,但现在不少大型制药公司也采用相同的模式筛选药物。

同时,所有的制药公司都已经认识到,早期药物发现不只是确认药物对于一个靶点是否起作用,而是要验证所识别的治疗靶点与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更好地理解疾病生物学、病理学的相关问题。因此,生物学导向药物发现已成为当今医药行业的新趋势,主要的制药和生物制药企业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疾病生物学的进展,才能寻找到更准确的治疗靶点,从而真正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

原来早期药物发现的任务主要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药理性能的研究和优化,而疾病生物学主导的药物发现现在还包括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以及离体条件下的治疗概念证明。目前这种集成、跨职能的发现研究方法已广泛实行。

改变研发外包模式

随着药物发现研究策略和实践的变化,主要的制药公司也一直在改变他们的外包策略,从强调风险分担模式更多的转向了技术合作。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彻底验证它们已经成为药物研发新的优先事项,所以集成式药物发现外包模式已经成为普遍趋势。

为此,制药公司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积极介入学术界的研究发现。几乎全球所有主要的制药和生物制药公司都与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在最近几年建立了密切的伙伴关系。此外,他们越来越多地把人类遗传学研究整合到他们的发现和开发计划中。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已在药物开发时被广泛采用,如伴随诊断产品的开发和患者分层。

新的外包策略也正在创造更广泛的合作,合作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原来的合作对象主要是同行,但现在还包括以技术为专长的生物技术公司以及专业的外包服务商,还有一部分参与药物新的治疗靶点识别和确认的学者。事实上,学术界已成为影响许多公司研发的第三个关键因素,他们不仅仅只是对疾病生物学进行纯理论研究,也会在研究中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生物药发现成新焦点

生物药物,尤其是新型抗体,已成为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同样重要的一类治疗药物。这就是为什么主要制药公司十分重视生物药物开发的原因。许多企业创造了小分子和生物制剂两个独立的药物研发体系。

方法论上,生物药物发现研究操作与小分子类似。不过,抗体对蛋白质和肽的化合物库有很高的需求。同样,抗体片段在规模上较小,而且自然抗体也被用在生物药物开发研究中。然而,在这方面,最先进的技术是由专业的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的。在很大程度上,大型制药公司目前依靠这些专业的生物技术公司的新技术来填补他们的管道。

新兴国家作用日益重要

到现在为止,药物发现研究中最有价值的是建设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库。专门从事医药外包市场研究的公司JZMed发布最新研究报告《全球药物发现外包的新趋势》指出,药物研发最初是利用领先发现平台或高通量筛选平台进行数千种化合物的筛选。然而,这种类型的研发工作,特别依赖于小分子化合物库建设,但很少有制药公司愿意参与库的建设,因为多数药物发现是被外包的,尤其是外包给低成本的新兴国家。近年来,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已经成为全球制药公司寻找具有多样化的结构特征小分子化合物库的主要地方。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放开药价只是第一步

  发改委彻底不想管了 药价管制揭开第一张皮

  医院特许经营如何两全其美

  “以药养医”不破 药价放开难言乐观

  未来医疗的信息化,可能受到医生和医院的反

  价格松绑 会否带来药价狂涨?

  新药研发:基础研究谁来做

  网售处方药解禁 实力强劲的制药企业才是最大

  社会办医,能否盘活医改?

  大健康万亿市场呼之欲出 药企纷纷转型切入

医疗健康业海外并购环比增十倍

药品审批困局:从“大跃进”到“大塞车”

FDA如何审评药品

新版GSP对我国医药流通影响及企业应对

放得开的药价,管不住的市场

政策松绑 智能化医疗时代即将开启

让药品价格真正实现“市场说了算”

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寻找下一轮行业增长点

药价放开又现征兆 招标支付亟待市场化

中药安全控制难在哪儿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