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等机构统计显示,在药物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的同时,创新品种却在明显减少,过去10年间新药研发投入回报率下降了70%,而仿制药在美国的处方量从2000年的49%上升到2011年的78%,目前全球制药业正处于转型或危机之中。”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在10月23日于上海召开的第二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上如是指出。
而国家深化医改给国内制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十二五”期间,政府将继续做好深化医改的各项工作。李青希望国内制药企业牢牢把握这样的机遇发展壮大。
全球制药业处转型期
安永在《转型2012》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制药行业正经历从产品到医疗健康绩效的转变,而这种转变还体现在新药研发遭遇瓶颈,其回报率逐年下降。另据Evaluatepharm预测,2012年全球处方药市场的增长率为-0.9%,这是本世纪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但随后会从谷底逐步回升,今后5年,全球处方药市场的增幅都将徘徊在3%~4%,处于稳态慢区间。
而从国内来看,1998年以来,国内医药产业的增速远高于同期国内GDP的增速,但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尤其是2009年深化医改第一阶段开始以来,下降的速度尤为迅速:全国卫生总费用从2008年的1.48万亿元迅速增加到2011年的2.42万亿元,但药品在其中的份额却从41.6%下降至38.4%。
李青认为,未来制药产业更大的机会或许并不只在创新药物,而是按照创新药物、二次开发药物、综合技术、综合服务的秩序逐步扩大。业内人士认为,在创新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对已有药品进行二次开发是一个不错的策略选择,也正在受到国际上众多大型制药企业的青睐。
在全球制药业转型的背景下,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被视为未来全球医药产业增长的支撑点之一。据了解,全球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收入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是全部药品销售收入增速的2倍以上。全球抗体药物的市场规模在2011年已经达到671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生物技术药物占全部药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将超过1/3。
与此同时,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全球医药产业而言,中国市场无疑意味着希望。中国医药产业年平均2位数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全球市场的增长,而这一点将在未来得到越来越明显的体现。
政策推中国医药蜕变
李青认为,因应全球制药业转型变化,国内医药企业需要实现:业务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价值驱动从收入和利润转变为患者和保健体系的医疗健康绩效;品牌价值由产品功效转变为消费者体验;创新由产品创新转向业务模式的创新等等。预计不仅要承担上市前临床研究,也包含上市后临床研究的新型医学研究,服务中心的投资价值将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