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外资加速渗透国内中枢神经药物市场

 

中国医药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在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加入战局。
丹麦灵北公司日前宣布正式成立灵北中国研发中心,该中心将专注于药物研发,广泛开展与中国科研机构、大学及研发外包服务公司的合作。灵北中国研发中心的成立,除了表明其进一步完善其现有的全球研发体、更好地把握中国优秀的研究资源外,也传递出一个明显的信号:此前在中国市场并未独立开展太多业务的灵北公司,将有望全面加速在华扩张的步伐。作为全球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的领先者,灵北的此项举措必将在竞争已然激烈的中枢神经药物市场掀起新的涟漪。
改变营销模式
“中国和亚洲地区的研究环境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医学研究领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遇。通过建立研发中心,我们能把握机遇,并有效利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巨大潜力。”灵北公司外部科研关系和专利事务高级副总裁Peter H. Andersen博士表示。
据介绍,设立于上海的灵北中国研发中心是灵北公司全球整体研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23年内,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与中枢神经领域专家的沟通及协作,与此同时,还将密切关注中国的生物技术趋势,以便及时把握机遇。该中心初期将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研究,并将对有潜力的化合物进行生物学测试,其研发目标是通过探索脑部疾病的发病机理,开发出创新药品,改善症状,甚至进而改变疾病进程。这一研发战略需要对大脑及其疾病生物学和机制进行综合的深入研究,灵北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李铮表示将进一步增加研究合作伙伴,以完成这一任务。
事实上,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拥有强大产品线的灵北,此前在中国都是完全依靠本土合作伙伴进行代理销售,一系列强势品种都是通过西安杨森、康哲药业等代理在华上市。而现在,灵北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销售队伍,“比如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抗抑郁症产品,原来是由西安杨森代理推广。但现在我们希望能够和西安杨森一起,把这款抗抑郁药物覆盖到更多的医院,让更多的患者使用到。所以,我们改变了原先的合作协议,决定在中国采用联合推广的形式。我们认为这个决策有利于双方的公司,不仅能更充分地利用我们公司的专长,同时也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有利于患者健康质量的改善。”灵北公司中国及香港区总裁及总经理赫尔曼透露。
除了建立研发中心外,灵北还将于明年下半年在天津启动生产工厂,进一步加速在华的本土化进程。此外,赫尔曼还透露,旗下的一个帕金森症治疗化学物预计会在未来几年内在中国上市,“目前,我们正在对这个药品进行临床试验,该产品的上市将给灵北中国的业务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成功几率大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精神和神经系统健康正逐渐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当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精神和神经疾病排名靠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包含阿尔茨海默氏症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日益增加。据统计,中国各类精神病患者在1亿人以上,其中重度患者超过1600万人,70%的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而中国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约在500万~700万间,占全球患者的1/4,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新患者的速度增长。
广义上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包括多种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神经性疼痛以及多发性硬化症等。中枢神经领域病患人数巨大并持续增长,催生了巨大的药物市场。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曾预测:到2020年,CNS药物约占全球医药市场总量的14%。实际上,仅仅过了6年(即2008年),CNS药物全球总销量已提前达到这一预测数字。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中,抗抑郁和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物等三个类别,合计约占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市场的85%以上。在国际市场上,抗抑郁药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中所占份额最大,增长最快的部分则是精神病药,这一局面同样在中国市场上显现。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维生素C供远大于求 悲催价格跌到地板价

  医疗器械如何撬动回报可观的欧洲市场

  中药材酝酿下一轮暴涨 业内呼吁依品质定价

  姚新生:中药产品需加强质控和安评

  维生素价格一路下行 原料药行业大整合风雨欲

  多部委酝酿中药材种植户与药企对接

  新版GMP效应使药包材产业升级风紧

  前三季药品销售5900亿 平均利润率2.1%

  537种药材品种过半价格上升 中药材市场后期

  青光眼药物市场未来增长脚步将放缓

生物制药维持高景气 关注四个行业三类产品

多腔袋产品:引领肠外营养治疗潮流

FDA新政助推生物医药研发

希爱力全球市场份额提升或可打败伟哥

多种野生中药材陷濒危困境 人工种植难解危局

骨髓移植治白血病或将步入“微”时代

FDA认为拜耳口服避孕药获益大于风险

立普妥专利到期 中国药企瞄上仿制药商机

我国将推血液制品“倍增”计划 力争十二五翻

世卫组织称全球疟疾防治取得成绩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