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药价“忽冷忽热”折射医药监管乏力

新医改以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意见》的公布象征着万众瞩目的新医改方案开始正式运行,然而新医改推进以来,其实施效果不尽人意。

  在湖南省湘雅二医院,一种辅助癌症的治疗药物——芦笋片走进了公众的眼球。而之所以芦笋片受到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其出厂价仅仅为15.5元,但是患者在医院购买的价格却达到了213元。这样,在各种环节相加之后,芦笋片的利润达到1300%。因此,芦笋片摇身一变成了“天价芦笋片”,而这种高价药让老百姓叫苦不迭。

  然而,致使老百姓购药成本不断增长的不仅仅是“天价芦笋片”,在芦笋片事件发生后不久,治癌药物——恩丹西酮也走进人们的视线。在陕西省物价局的网站上,恩丹西酮的最高零售价为84.80元,但其成本还不到4元,这样一来,恩丹西酮的利润可以高达2000%-3000%,比“天价芦笋片”更胜一筹。

  而层出不穷的“药价虚高”现象也让新医改进入到一个两难的发展境地。原本新医改的目标在于“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现状却是,老百姓去医院看病更加昂贵,而看病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新医改的目标与结果大相径庭。

  为了缓解“药价虚高”,政府及各部委想尽办法。国家发改委也大动作对“药价虚高”现象给予打击,其采取的政策包括对药品生产企业加强成本审核、对企业自主定价的药品进行市场调查、对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及进一步对药品价格的管理办法进行改进,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虚高药品的价格。

  然而,好景不长,  “药价虚高”的现象刚刚得到遏止,“药价虚低”的现象又大有崛起之势。一些省市基本药物中标价格“低得离谱”。12片装的牛黄解毒片仅仅1角钱、100片装的消炎利胆片仅仅1.5元,而老百姓所熟知的板蓝根颗粒更为离谱,20小包的板蓝根颗粒仅售1.4元,相当于每包7分钱。

  如果说“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是药品生产企业在招标过程中把药价无限放大以留取尽可能多的利润空间给医院。那么“药价虚低”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为了能进入相关药品目录或者医保目录,不惜成本以“超低药价”进入到药品的招标环节中去。对药品的生产企业而言,不论花费多大的代价,只要药品能进入目录就是一种成功。

  其实这些企业的想法并不是没有道理,它们以“超低药价”进入到药品的招标环节,这个时候,它们无疑是亏本的,很显然药品的生产成本都没有这么低,更不用说还需要技术、生产、包装、人力等等方面的成本。然而,这些药企很懂得变通,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进入目录的价格这么低,并不代表以后卖给消费者的价格还会这么低。

  而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抱有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于政府来说,招标价格的降低可以证明政府确确实实为老百姓做出了“贡献”,它们缓解了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虽然这个现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不攻自破,但是在现阶段,全省药品招标价格的大幅度降低还是会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拥护。

  不过,“药价虚低”带来的后果要比“药价虚高”带来的后果严重的多。“药价虚高”只是加重了老百姓看病的负担;但是“药价虚低”不得不让老百姓对这些“超低药价”所用的原材料产生怀疑,如此低的价格是否与正常药品使用的原材料一致?这样的药品有多少安全隐患?服用这样的药品其疗效是不是会受到影响?会不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中药在泰国市场前景广阔

  医药科技产业:从仿制到创新 路有多长

  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感染性疾病在中国泛滥

  道地药材不地道 原料需国家扶持

  中国崛起驱动生物制药投资热

  2012年医疗技术研发投入Top10公司

  药店多元化受限 30%面积线卡紧生存空间

  淀粉卖出“黄金价” 中药材领域造假利润惊人

  降价步伐逼近 新基药目录中成药降价或提前

  2012年美国常见疾病用药费用支出首次出现下

俄罗斯食品添加剂市场潜力释放

两月三起资本市场退市 中资医药股离美返国之

H7N9防控日紧 POCT产业挟势而动

印度仿制药“正名” 运作模式可供中国借鉴

吃药行情再现市场 抗癌概念股昨逆势大涨

生物仿制药的 中国梦

新政出台一年遇冷 “强仿”风险令本土药企却

填补空白:一体化研究起步

中国医药外贸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西成药居首位

中成药价格调整逼近 新晋基药品种生产压力增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