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血液制品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国际资本纷纷介入

血液制品近日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民营血液制品龙头华兰生物日前发布公告称,为了缓解当前原料血浆短缺造成的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因子类产品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同意华兰生物重庆分公司采集的血浆调运至母公司进行凝血因子类产品的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垂涎血液制品市场的辉瑞和百特等跨国公司近期加快了血液制品替代产品的上市和推广步伐,希望分得一杯羹。

有专家担忧,国内各自为战、群龙无首的局面使得本土血液制品行业风险抵御能力极差,一旦国家进口审批等政策发生重大变动,本土企业将受到严重打击,为跨国公司营造介入契机。

华兰获特批

半年来,血液制品大部分产品都处于紧俏状态,尤其是用于血友病治疗的人凝血因子VIII(八因子)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九因子)等产品出现严重紧缺现象,血液制品卖方市场格局愈加明显。

华兰生物本次能够获得SFDA特别许可,正是基于上述背景。

2011年批签发量来看,华兰生物九因子和八因子批签发量占有率已经分别达到70%23%左右。

资料显示,其重庆公司目前只有白蛋白和静丙的批件,此次血浆调拨获批后,可调运重庆华兰的血浆生产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及人凝血因子VIII,有望提高公司凝血因子类产品产量,提升重庆血浆的综合利用率,并可缓解凝血因子类产品供应紧张的局面。

呼唤国家队

华兰生物本次获特批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引起人们的思考:是否意味着国家血液制品政策有所松动?

贵州此前关停血浆站的影响目前已经在血液制品行业全面显现,20103家企业总批签发凝血酶原复合物22.54万支,市场供应已经紧俏;而2011110月,3家总量约为15.67万支,月均减少了约2成。血浆来源不足对患者需求和行业发展带来的压力急需解决。

为了消除贵州事件的负面影响,华兰生物等公司极力在各地开展浆站建设。尤其是政府有关官员公开提出血液制品倍增计划等措施,让业界充满遐想。

例如,新增3040家浆站,特别是在没有血液制品企业的省份如吉林、内蒙古设立浆站;允许现有浆站扩大采浆范围;允许血液中心的余浆卖给血液制品企业,每年有400吨左右;修改献浆规定,缩短献血时间间隔和检验要求等。

对华兰生物本次获得特批,有机构分析者认为是行业需求在倒逼国家政策放松,将为血液制品企业间开展合作、提高产品利用率等带来提升。

但是国内一位知名血液制品行业专家对此并不认可,认为此前国家也曾允许不同公司之间进行调配,但由于担心质量等原因停止,因此本次特批也是权宜之计,放开不同公司之间的调配可能性仍然较小。

浙江某血液制品经营企业负责人也指出,尽管卫生部等部委出台了新的规划以及各项计划,但浆站的设立审批权更多地在各地方政府,因此卫生部等层面的政策如何落到实处仍存在许多需要沟通之处。

同时,上述专家特别强调,目前国内九因子生产商仅有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及上海新兴医药,要缓解八因子等产品的紧缺,最重要的是中生集团和国药集团旗下原本拥有八因子、九因子生产能力和批文的企业。并且,目前控制大量浆源的企业应重新启动并尽快进行这些产品的生产供应,与民营军团共同发力。其次,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

 外资虎视眈眈

值得关注的是,辉瑞从惠氏手中获得的基因重组九因子正在申请快速审批程序;百特公司的基因重组八因子已经在近期获得SFDA的上市许可。

加上2007年就已经在国内上市的拜耳基因重组八因子,跨国公司对中国血液制品市场的兴趣正在快速转化为市场介入和产品推广。

基因重组产品的上市,会否对现有血液制品市场产生冲击?

就产品特点来看,血液制品研发专家谢亦武告诉记者,基因重组产品因非人血来源,在使用的安全性方面较血液制品更好,但是目前国内血液制品在安全性上已经非常高;基因重组产品使用者约有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我国丙肝发病数8年增7倍 专家呼吁主动筛查

  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 2015年产值将超5500亿

  医药营销:保健食品营销嬗变

  保健食品市场在规范中扩张

  礼来、诺和诺德、赛诺菲激战糖尿病药物市场

  生物制药工程单次使用系统应用的优与劣

  “十二五”生物仪器产业镀金

  2012年一季度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总体向好但

  抗血栓市场迎来第二波挑战

  免疫细胞疗法治疗癌症前景广阔

全球生物仿制药井喷 国内厂商如何分杯羹?

商务部首选29种药材开展流通分析报告

论道中药注射剂现状 优势品种入选基药呼声高

国际市场第二波新兴原料药产地凸起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空间广阔

市场整顿为中药材质量保驾护航

中药材仓储现代化换挡提速

国内正性肌力药物市场近来逐年走高

生物专利药保护到期 中国药企分羹几何?

中药“十二五”发展将加码基础研究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